下个月,昆曲《桃花扇》即将走出国门,赴韩国参加“中日韩戏剧节”。目前已经接到多个国家邀请的《桃花扇》还将参加瑞士“苏黎世艺术节”,正式踏上国际巡演之路。此前,作为江苏省文艺团体实行体制改革后的一次成功亮相,《桃花扇》已在国内市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演出一场净收入可达2万元,这让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都连称“想不到”。
作为古老的剧种,昆曲一度被认为没有市场,《1699·桃花扇》为什么能在市场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柯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剧目基本实现了完全市场化的操作。市场化的因子已经融入到该剧的方方面面。首先在创作观念上就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它不是根据行政命令或配给制度,也不是为了争夺奖项,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观众审美需求进行艺术生产。
市场之手在《桃花扇》的运作过程中随处可见。从选择剧目开始,省昆剧院就把市场作为核心因素考虑进去。“我们希望结合南京特色,打造一个昆曲的拳头产品。以前外地游客来南京必吃盐水鸭、买雨花石,现在要加上看《桃花扇》。”柯军介绍说,所以该剧在创作中更多地考虑第一次看昆曲的人。这出戏投资超过500万元,其中一半由政府以采购方式投入。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创作和制作团队,则充分显示了这个剧目开放的市场意识。这出戏最让媒体和观众津津乐道的是演员平均年龄只有十八九岁,这既有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更是为了市场。“什么最有卖点?最容易引起大家关注的最有卖点。十八九岁的演员在舞台上十分靓丽,也很有卖相。”演员的选择带来了传承机制的市场化。年轻演员难以表现剧目的凝重感,就由老师先创作再教给他们。以前只有编剧、美编、灯光等设计人员才能拿到的创作费,这次教年轻演员的老师们也拿到了。甚至为了适应不同的对象和市场的需求,省昆剧院特意排演了6个版本的《桃花扇》。柯军形象地形容说:“这就像彩电有不同的尺寸一样。”至于后期的市场营销推广,则由专业的江苏演艺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和外地专业经纪公司的合作也让其尝到了降低成本的甜头。值得一提的是,《桃花扇》还尝试开发了延伸产品。请苏绣大师绣的演出服每次在演出前展览时都会引起轰动,限量版的朝宗扇、香君帕、云锦杯垫等也几乎卖空。
《桃花扇》只不过是省昆剧院去年以来面貌大变的一个集中体现。去年,江苏省昆剧院演出场次、演出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大幅度双超,人均效益工资翻了一番多。柯军表示,这一切都跟省演艺集团的体制改革息息相关。
2001年9月,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演艺集团)组建,实现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艺表演团体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文化产业经营。2004年8月,演艺集团在全国文艺表演团体中率先整体“事转企”,并在集团公司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因事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将演出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2005年1月,演艺集团转制全面完成,集团正式挂牌并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在新剧项目的开发上,演艺集团积极采用“投资主体股份制,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委任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各种新颖多变的方式来运作,采取新颖多变的经营运作模式出效益。去年,演艺集团公司各院团演出共计3398场,新创和排演剧目29台,实现演出业务收入2793万元,演职员人均年收入3.2万元;而改革前演出场次只有1736场,新创排演剧目14台,演出业务收入也仅达760.66万元,演职人员人均年收入1.68万元。
除了运作模式的改变,改制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演员的观念,“要你干”变成了“我要干”。江苏省昆剧院以前一个阶段只排一部戏,现在两三部戏在同时排,排演房全排满了。另一个变化是演员的衡量指标量化了。比如昆剧院的一级演员现在一年必须有2个个人专场、3个折子戏。去年省昆剧院办了20个专场,今年已办了6场,场场爆满。柯军笑言,专场同时扩大了演员的知名度,增加了“粉丝”,剧院的收入自然也随之高起来。
柯军告诉记者,他们正准备将《牡丹亭》也进行市场化运作。与此同时,他们正在开展“弘扬民族文化昆曲故乡行”活动,让200场昆曲走进学校和台资企业,借此培育潜在的观众市场,培养人才。改革让古老的艺术在市场中找到了青春,更激活了文化生产力。(杜颖梅陈璟)

(摘自 《江苏经济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