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忠
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几年间已上演百余场,其巡演足迹遍及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甚至远渡重洋至美国西岸的旧金山以及洛杉矶、圣芭芭拉等名城,其产生的巨大影响自不待言,完全当得上“昆曲文化之旅”的美称。
如今,该剧主要制作人白先勇先生,继续完成着全国百所高校巡演的初衷与愿望。今日,青春版《牡丹亭》将在武汉大学上演,必将为江城学子带来一场盛宴般的艺术享受。
所谓“青春版”,至少应该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选用年轻俊美的主要演员;一方面是其欣赏观众群侧重于青年学生。在这种“青春化”的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的融合之中,青春版《牡丹亭》使曾经辉煌、如今已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在人们特别是许多年轻一代观众面前,展示了古典艺术所独具的永恒魅力,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昆曲文化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春版《牡丹亭》无疑是成功的。
其实,在青春版之前所出现的《牡丹亭》众多版本中,从艺术性的角度而言很多都超过了青春版,但是所引起的关注与反响却远远不及后者。其原因就在于,处理昆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时,并没有找到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与观众审美接受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要么注重昆曲艺术传统的精神特质却曲高和寡,要么完全脱离昆曲艺术本体特征而被观众抛弃。青春版《牡丹亭》并没有试图获得所有观众的认可,而是紧扣汤显祖原著具有的“情”与“美”的艺术内核,根据观众层面与层次的准确定位,然后将其无限扩大与充实,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的如鱼得水也就水到渠成了。
青春版《牡丹亭》并不仅仅在于为昆曲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而且对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保护昆曲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和社会的主要课题之一。学界的共识是,昆曲表演技艺的传承应为保护核心之一。像很多手工技艺一样,昆曲乃至其他戏曲剧种表演技艺的传承,并非只靠历史资料和遗迹等物质性的保存就能得以完成,其传承是以一代又一代戏曲演员之间“口传心授”的形式而存在,这种形式体现为非物质性的。
所以,保护昆曲等艺术形式的关键在于对演员及其表演技艺的保护,进而言之,如何让昆曲演员的表演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也就成为保护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也正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创作动机。青春版《牡丹亭》的两位年轻主演,均受教于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同时经过百余场演出的锻炼与洗礼,其表演技艺及艺术性日益完善与成熟,青春版《牡丹亭》完全可以成为具有典范意义的创作模式。
与此同时,昆曲是一种场上艺术,其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只有在场上与场下、演员与观众的现场表演与欣赏之中得以体现,所以它的保护与传承不能是博物馆式的,而应该是一种“活态”的存在与发展。换言之,昆曲的传承不仅体现为演员昆曲表演技艺的培养,更应该是观众昆曲审美欣赏的培养。青春版《牡丹亭》百余场的巡演,不仅为海外观众进行了昆曲艺术的宣传和启蒙,更在国内的许多年轻观众心中留下了昆曲艺术的种子。
“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梦,但缺少做梦的心境”,于丹教授如是说。青春版《牡丹亭》为昆曲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相信当越来越多如青春版《牡丹亭》一样的昆曲作品出现,我们定能找到做梦的心境,定能透过这扇窗发现昆曲艺术的梦幻之美。
(摘自 《长江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