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专家昨观看演出后给予肯定

台上年轻的“张太公”人未开言面露哀情,台下67岁的师父吕德明仿佛看到自己年轻的身影:“久违的折子戏又活了,永昆今有了接班人”。昨晚,永嘉人民大会堂锣鼓锵铿,永嘉昆剧团的4出折子戏《扫松》、《约钗》、《相骂》、《巡防》迎来文化部专员的考核,这些由青年演员担纲演出的“活戏”是“永昆”2006年抢救保护的最新成果。“年轻演员从头做起,细节上已经可见永昆的特色,永昆有新人接过茬我们也非常高兴。”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副处长吕育忠等4位专员对昨晚折子戏演出表示肯定,他们期待永昆的折子戏在今年5月的昆曲展演中获得佳绩。

小伙子洪诚彦20出头,唱起《扫松》中的老生“张太公”的哀叹却有板有眼;王苗苗迈开步子、挪屁股抢凳子,演活了《相骂》里“小云香”的撒泼吵闹……昨晚演出的4出折子戏分别是《琵琶记》、《钗钏记》和《三请樊梨花》中经典片段,但据“老永昆”回忆,这些经典折子戏已经在舞台上消失了20年以上。

上世纪末成立的昆曲传习所因人走戏缺,一度陷入无“戏”可传的尴尬境地,这一处境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才逐渐转变,每年抢救折子戏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据介绍,2005年出台《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后,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发掘整理珍贵的文物和资料,要在5年时间里新创10台艺术精湛、制作优良的优秀剧目,抢救15台濒危的经典剧目和200出优秀传统折子戏,作为全国昆曲保护的“六团一所”(一所即当时昆曲传习所,现为永嘉昆剧团)之一,永昆承担起每年申报4个传统优秀折子戏的任务,由国家出专项金扶持将这些折子戏恢复存档。他们从美国请来68岁的“老永昆”郑淑兰,重新聘请退休的吕德明,重新招募演员,让老永昆根据剧本和回忆重新把折子戏从“记忆”里搬上现实舞台。

截至2007年春节,永昆已经有《张协状元》、《折桂记》等6本大戏,12出折子戏,今年他们还将重新排演《琵琶记》……看着年轻的徒弟让永昆舞台焕发出青春,古稀之年的郑淑兰和吕德明表示,他们将在有生之年把记忆中的折子戏全都传下去。(记者/黄之宏 报道组 叶圣义)

(摘自 《温州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