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yl、黄金索挂梧桐

郭汉成的"不能要求所有人喜欢昆曲"的话并没有错,联系此话的上下文,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指望人人会喜欢。就连远比昆曲普及得多的京剧也不敢奢望人人喜欢,其业内人士也只是认为能保住现有戏迷,并不断有少量年轻新戏迷补充就算振兴了。郭老是在昆曲处于极为困难、举步维艰的状况下讲这番话的。他无非是为从事昆曲工作者鼓气,号召大家不要只看到眼前困境,还要看到光明,要坚持住。他总不能闭着眼睛瞎说,昆曲总有一天人人会唱,人人争着买票,你们演昆曲的不用愁,将来天天演出都排不过来。那样哄,连学龄前小孩都骗不了,只会令人更伤心。

他的意思是,既然不能指望人人都喜欢昆曲,那就应当在最容易接受昆曲的部分人群中寻找知音,这个群体毫无疑问应当在青年知识分子和某些有较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队伍中。各地开展的"昆剧走向大学生"活动,也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实践证实,这是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也取得了不小成绩。可以肯定,我们网上就有不少是被这种活动吸引而喜爱上昆曲的。

江苏省昆剧院多年来坚持开发三个市场:国外市场、学生市场和旅游市场。这些年来,每年国外市场很成功(看最近一期中国昆曲研究会的"兰"杂志可以了解情况);学生市场也趋于成熟;旅游市场在与有关部门协调下,也取得了突破进展,并前景可观。说明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定位很重要。如果省昆也把目标定得跟越剧、锡剧、扬剧一样,主要面向市民、周边乡村,那好了,结果不堪设想。雅俗尚且不论,仅语言的时代特征,昆曲怎么也不能像其他地方戏那样贴近大众。

省昆的初步成功在于其观众群的定位上。这是战略上的成功。昆曲也是,不要设想去"通吃"观众,不要因UN"决定"了就认为天下该归昆曲了,也举行全国"暴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没听说真有包治百病的药。说有办法让人人都能喜欢昆曲,打死我也不信,那绝对是吹牛,是另一种"特异功能"要有清醒的头脑,昆曲(包括昆剧)只是全国几百个剧种中较优秀、历史较古老的"一个",除了欣赏价值外,它比其他剧种更具有研究、示范价值,其宝贵性即在于此!

既然选准了定位,就应在主攻方向上努力,把力量集中过来。不要管现代观众已经接受了什么影响,只需考虑我要用什么办法去影响他们。拣可以争取的一部分观众拉过来就行了,广种薄收也行。像有人建议的,将昆曲改变成较现代一些以迎合观众,实在没有必要。为什么呢?道理很很很....简单,特特特简单:人们看现代的东西太平常了,太司空见惯了,也途径太多了,给其中有兴趣的人留下一个浏览过去岁月的窗口是多么宝贵的呀!!!!!!!!您说我们是否应当珍惜这个窗口,也让子孙后代能观看到。他们将来可能比我们更加珍惜这个窗口,因为这个窗口可能会变得更小。知道你热爱昆曲丝毫不比我差,只是考虑问题角度不同。

本贴由jyl于2001年6月27日00:05:59在乐趣园〖袅晴丝〗发表.

j先生,您说得真对。昆曲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众,然后才能给自己定位。

上昆的蔡团长总是害怕昆曲观众少,于是总是讲改革改革,我决不是说改革不可以,不过以拉人来看为目的(!)的改革,总是让人有点胆战心惊。可能这么改革之后观众是多了,可是到底有多少是昆曲的(!)观众呢?想要所有人都喜欢昆曲,不但是不现实的,还是很危险的。因为要所有人都喜欢昆曲,昆曲就不能不谄媚这个时代。这是不能允许的。

所以昆曲一定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众,然后才能给自己定位,否则很难保证昆曲还能够保存自己的艺术特色。于是连原来的观众也失去了--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有什么价值呢?j老师,我很赞同您的观点,我觉得昆曲界在这一点上有必要达成共识。

本贴由黄金索挂梧桐于2001年6月27日09:03:06在乐趣园〖袅晴丝〗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