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宋元"南戏"从它的发源地浙江温州,逐渐流传至太湖平原的江苏昆山一带。它与当地方言土语和民间曲调相融合,经当地擅唱南曲的音乐家不断改进,于是产生了一种能敷演南戏的地方声腔--昆山腔。它与当时产生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合称为明代唱演南戏的"四大声腔"。

初始的昆山腔,较为粗糙,其唱词则多为"月儿弯弯照九州"之类的当地民间歌谣和一些南戏曲词,因其"平直而无意致"(余怀《寄畅园闻歌记》), 故影响不大,当其它三种声腔广泛流传之时,"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徐渭《南词叙录》)。但在明代诸腔中,昆山腔是最早采用笛、管、笙、琵琶等乐器做伴奏,"今昆山以笛、管、笙、琵按节而唱南曲者,字虽不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亦吴俗之妙事。……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南词叙录》)。因此,昆山腔也成为当时最为美听的戏曲声腔之一。然而,早期的昆山腔究竟怎么唱,如今已不得而知。而现今我们所听、所唱的,都是在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即十六世纪下叶,经明代音乐家魏良辅改革为"水磨调"后的昆腔了。

明代嘉靖十年至二十年前后(约公元1531-1541年),江西豫章(今南昌)"清曲家"魏良辅流寓昆山太仓。当时的江南一带,上流社会推崇金元"北曲"之风颇盛。文人士大夫鄙视"南曲"各声腔是"愚人蠢工"所"妄名"而不屑一顾。同为北曲"清曲家",魏良辅既"愤南曲之讹陋",同时又认为南曲声腔有其清新婉丽、淡雅静逸之特色。 

于是,乐而不倦,借助女婿张野塘和著名笛师谢林泉、洞萧名手张谷梅等诸多民间艺术家的帮助,以昆山腔为基础,总结金元北曲的唱法技巧,吸取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当时流行戏曲声腔之长处,尽情发挥昆山腔流丽悠远的特点,潜心钻研,"足迹不下楼十数年"(《寄畅园闻歌记》),终于创建了字正腔圆,风格雅致,吐字运气讲究,行腔细腻委婉的新昆腔,世称"水磨腔"。

魏良辅改革昆山腔的成功,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昆腔艺术的发展,也确立了"南曲"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主体文化地位,使中国的韵文文化从元代延续进入了明清两代,形成了又一个历史的高峰,魏良辅也被后人尊称为"立昆之宗"、"昆腔之祖"。然而,作为一种新成的声腔,魏良辅时期的昆腔流播地域尚不广,它的艺术表现形态仍处于"清歌冷唱"的清唱阶段。 

也就是说,尚未在戏曲演出中作为唱腔使用,而只是陶醉于笛、笙等乐器的伴奏下,由曲家清唱片段、散曲,自娱自乐。直到明隆庆末年,是梁辰鱼的《浣纱记》传奇,翻开了昆曲从清歌冷唱走上戏台演唱的历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