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50折,全长12个小时,5轮20场演出,这几天,上海昆剧团历时三年耗资400多万元的《长生殿》已连演两个星期——这是一个创造历史纪录的演出,典雅精致的昆剧艺术,正日益吸引着上海观众。然而,喜人情况的背后仍然不乏尴尬:就是这样一台耗资巨大、倾尽上昆全团人力的《长生殿》,在“空前”的连演5轮后,接下来很可能就被束之高阁。
这其中,缘由到底何在?
耗资400多万元的《长生殿》目前已在兰心大戏院连演了两个星期。这是一个创造了历史纪录的演出,所有的数字都可以在昆剧史上记下一笔。这同样也算是一次令人欢欣鼓舞的演出,5轮的演出上座良好,剧场门口时有黄牛徘徊,场内也不时有老外充满新奇的面孔,甚至连杨振宁夫妇这样的社会名流也都被吸引到现场观看演出,演出现场每天还有大批大学生志愿者来回忙碌。典雅精致的昆剧艺术,正日益在上海吸引着知识阶层的广泛关注,并开始逐渐成为上海时尚文化的组成部分。
然而,喜人情况的背后仍然不乏尴尬。就是这样一台耗资巨大的剧目在“空前”连演5轮后,接下来很可能就被束之高阁,目前,它唯一的演出计划是参演今年10月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而与之对照的是,由于之前投资方承诺的400万元投资只到位了10万元,上海昆剧团为此垫出了几乎所有的“家当”排演了该剧,算得上“倾家荡产”。在网上,不少热爱昆剧的观众在论坛上对此颇为痛心,抱怨这个全本的《长生殿》“劳命伤财”。事实上,此前包括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省昆剧团《桃花扇》在内的众多“全本”昆剧项目,虽然“劳命”,却未必“伤财”。前者早已完成了100场演出的任务;而后者已在韩国、瑞士及香港地区巡演了一圈,光北京就前后去了五次。云集了国内最强演员阵容的《长生殿》,在市场上却并没有显现出“王者风范”。
有人提出,上海昆剧有的是艺术家,缺的却是“运作家”。也许,引进专业的戏剧制作力量和公关策划公司,才能让上海昆剧团这个“国宝级”的一流剧团发挥更大的影响。关于《长生殿》定位其实一直是个疑问:一个耗资400万元的重大项目,无疑需要相应的市场或者文化定位,在《长生殿》开排之初,制作人唐斯复曾这样表示恢复50折并演出4本的意义:“在舞台上,《长生殿》的演出可谓林林总总,但是,却从未有过真正囊括50折的全貌展示。只有排演全本‘传奇’经典,才能全面领略中国昆曲的博大精深,为前人所不为,这是我们的使命。”
很难从这段话中了解到,《长生殿》的全本演出究竟在于文化意义还是市场意义———而这个概念的模糊,恰恰是《长生殿》遭遇如今窘境的关键。
文化传承:投入成本与演员报酬的悬殊
如果是为了实现昆剧传承保留的文化意义,那么,买单的理应是政府。另一个问题是,究竟有没有必要在舞台设计和那些精美的服装道具之上花费如此巨资。从事媒体和策划行业的吴海云是位年轻的昆剧老观众,在她看来,“昆曲真正要传承的,是演员的表演。现在昆剧界动不动搞全本,看上去像是在传承文化,但在我看来,恰恰是用这种华丽大衣遮蔽了真正重要的问题。”
在吴海云的观点中,《长生殿》是否有恢复全本的必要,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牡丹亭》开始,大家动不动就打着恢复全本的旗号,这个当然也不错,但问题在于,恢复全本,是在沿承一种文化么?是不是每个名剧都要按全本演?这究竟是不是‘传统’的看戏方式?”吴海云说,清代人看戏,已经开始看折子了,对她而言,并不在乎是不是能看到全本《长生殿》,但在乎《絮阁》里的贵妃演得好不好,《弹词》里的老生唱得灵不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