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全本《长生殿》、京剧传承版《曹操与杨修》、沪剧《雷雨》,一周时间里的7场演出、4场互动导赏,场场一票难求——“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经典剧目晋京展演”引发京城观众的追捧热潮,再现“上海出品”的戏曲魅力。在昨天举行的“经典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和传播”研讨会上,京沪两地文艺评论家、戏曲专家充分表达了对戏曲重回新时代聚光灯下的感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让经典剧目走向大众,要把中华戏曲文化的精神滋养、美学滋养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文化力量。这才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的创新。
经典剧目:
时代发展中孕育新意
经典剧目的传承,要在时代发展中孕育新意。上海戏曲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说,希望戏曲人站在新时代的坐标轴,通过研究经典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规律,找到戏曲当下创作和未来发展的参照系,让经典剧目顺应时代发展一直传承下去。
1937年,沪剧界根据曹禺原著改编创排了话剧《雷雨》。1959年由丁是娥、王盘生演绎的版本堪称经典。上海沪剧院茅善玉指出,近年来,剧团在完整传承这部经典作品的前提下,也作了创新调整。导演曹其敬等精心梳理剧本,在其中加入当代理解。新一代演绎者唱、演并重,加入了更多肢体语言以丰富情感的表达。以繁漪为例,丁是娥扮演的风格是含蓄克制的,茅善玉的演绎则从前期的内敛到后期爆发,层层推进。
《雷雨》在北大的演出,年初刚开票就被抢购一空;《曹操与杨修》演出过程中叫好声不断。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看来,所谓经典,就是由当时的人演出了那个时代应该有的感觉。
精准传承:
重在演剧理念和精神
剧目乃至戏曲事业是由人传承的。戏曲传承是活态的,传承必须在“口传心授”间完成的。传承一个唱段、一出剧目固然重要,而传承创作方法更加重要。在北京首演的传承版《曹操与杨修》便是上海京剧院近期的成功探索。
传承版《曹操与杨修》艺术指导尚长荣介绍说:“我想要做的是精准传承,而非让年轻一辈精准复制。传承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人物、一出剧目,也是针对演剧理念和艺术精神的。”当下的青年演员,不能偏离角色“发挥创新”,而应该在人物应有的正轨上前行。
戏曲评论家赵承燕以《长生殿》中张静娴对杨贵妃的角色演绎为例说,她演的四次醉酒有四种味道,“通过醉酒,把杨贵妃的美从头‘贯彻’到脚。这样的表演,光靠模仿是远远不够的。老艺术家每一次表演都会有变化,变化是因为他们始终在琢磨这个角色。”
传承版《曹操与杨修》中,曹操的饰演者、80后演员董洪松表示,“尚老师不光给我们抠戏,还分享了很多创作过程的心得、人物塑造的经验,教我举一反三,找到在舞台上的行动依据。所以我在演其他戏如新编京剧《情殇钟楼》时就更有谱了,因为有方法了。”
观众养成:
以多种形式传播推广
剧目、演员、观众是戏曲传承中缺一不可的环节。培养专业的演员和打造优秀的观众都很重要。
全本《长生殿》10岁了,谷好好感叹道:“观众变化不小,除了长期热爱昆曲的粉丝,越来越多的新‘昆虫’加入了我们。他们对于‘大部头’的昆曲作品那么感兴趣。这在几年前我们都不敢想。”这些年轻的观众自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充满敬意。而她正在尝试用更多的方式展现昆曲的魅力,比如用微纪录片呈现“临川四梦”制作的幕后故事,向公众开放排练日……传播无处不在,关键得用情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晋京展演的院团纷纷设置了演前导赏或演后谈,比如上昆在国家大剧院与观众分享了一场《长生殿》的昆曲讲座。昆曲艺术家张静娴发现,越来越多的昆曲迷已不满足于一两次简单的讲座,他们想要更具深度、有角度、系统性的昆曲导赏,这一方面说明戏曲已然是舞台中央最受欢迎的传统文化表现方式,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演出和普及中做到完美平衡,达到最佳效果”。(记者 肖茜颖)
(摘自 《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