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关于戏曲的网页、博客以及论坛,在网上参与讨论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年,沪上涌现了一批年轻的戏曲爱好者,尽管数量不多,却也让专业的戏曲工作者欣慰。

看戏 黑发比白发多

申城戏曲舞台,曾经较长时间出现“冷场”局面,无论是上演传统老戏还是新编大戏,观众寥寥无几,票房经常不满四成。1999年,昆剧名剧《烂柯山》在逸夫舞台上演遭遇“票房滑铁卢”,1000人的剧场,只坐进了300人不到,大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一位青年演员回忆,2000年左右,他随团赴一学校演出,学校为防止观众过少,不仅硬性组织学生前来观看,更把本来就没坐满的礼堂大门关紧,不准中途离场。但不少学生看不下去,有的倒头大睡,有的高声闲聊,还有学生居然爬窗而出……

然而,今年1月初,上海昆剧团在逸夫舞台上演传统名剧《牡丹亭》,戏票半月前就销售一空,剧场座无虚席,走廊过道上还要加座。

最让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先生高兴的,并不仅仅是“满座”,而是全场年轻人的比例远远高于老年人,“黑头发终于比白头发多了。这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啊!”

应该说,《牡丹亭》的火爆与剧团加大宣传力度有关——每天中午在各高校食堂门口售票,票价只要10元一张。对于上万学生的大学来说,找出潜在的几百个文学艺术爱好者并不是难事。

据戏曲界专业人士的不完全统计,现在沪上爱好戏曲的年轻人,年龄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分布于工厂、学校、企业、媒体等各个行业之中,总人数并不算多。目前,上海高校约有10个戏曲社团,规模最大的同济大学戏曲社有二三百人,其他戏曲社一两百人。社会各界的戏曲社团很多,昆剧、越剧、京剧、沪剧都有不同的团体。

戏迷 有铁杆有业余

根据喜好的程度,年轻的戏迷们大多可分为三类。

一见钟情型 靠的是感觉。这样的年轻人可说是铁杆戏迷,只要有接触的机会,便愿意观摩学唱。朱小姐今年25岁,在外贸公司工作,“小时候一听到戏曲,就很有感觉,忍不住要哼哼。”她高二那年,自己买票到戏院看了一出《红楼梦》,从此深深爱上了越剧。朱小姐说:“就像有的人喜欢流行歌曲,我就爱听戏。”

家庭熏陶型 靠的是环境的培养。这类爱好者往往接触戏曲的时间比较长,是传统戏曲的忠实追随者与传播者。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大四学生周南的父亲周秦是著名昆曲学者,周南3岁就沉浸其间,学习昆剧已有18年。同济大学王同学的父母从事文艺工作,读了中文系后,便师从导师学起了昆剧,现在是学校戏曲社团的骨干力量,还出版了一本普及昆剧艺术的书。

后天培养型 靠的是兴趣。他们多数原先对于传统戏曲一无所知,通过参与高校社团或其他戏迷组织,逐渐对戏曲产生兴趣。他们有的喜欢看戏,有的喜欢唱戏,有的则是纯粹喜欢传统文化。

上海目前有“袅晴丝昆曲网”、“天籁越音聊天室”、上海国际昆剧联谊会、卢湾文化馆青年越剧团等各类业余爱好者社团,年龄一般在20至30岁左右。

“爱好戏曲的年轻人,文化层次都很高。”昆剧爱好者小李说道:“现在的社会是‘快餐’文化,昆剧的一句唱词,有的要1分半钟,30多个音,性子急的人,怎么可能耐心欣赏?”

他们喜爱的戏曲种类很多,其中昆剧多数为高校学生以及较高传统文化修养的年轻人,越剧则多为年轻白领,尤其以年轻女孩子居多。京剧的喜爱群体面就比较广,学生、教师、白领、医生、警察、军人、工人等都有,沪剧、评弹则多为上海籍年轻人喜欢。

交流 形成三块阵地

网络、剧团和高校,是年轻戏迷们交流的三块主要阵地。

邱先生是公安文职人员,他介绍了自己所在的“特殊单位”——京剧方舟。这是一群爱好传统京剧的年轻人在网上建立的论坛,自2004年成立以来,3年里已吸引数千人加入共同探讨京剧艺术——每周五晚上,黄浦区文化馆总是京韵悠扬。

朱小姐所在的卢湾文化馆青年越剧团,乍听很专业,实际上并非专业剧团,而是由30多位业余爱好者组成的。朱小姐上高中时,电台有档节目叫“约会艺苑”,她通过交友信认识了这些同好,从此经常去参加剧团活动,现在已是剧团小有名气的“花旦”了。

而近两年,高校的戏曲社团越来越红火。同济大学昆剧社副社长张晨说道:“每次戏曲演出,剧场坐得满满的,同学们欣赏戏曲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每场演出下来,总会有人喜欢上戏曲。”

在这些“圈里人”看来,戏曲曾经也是一种流行文化。“有的人把戏曲和歌剧、舞剧一样都看作高雅艺术,这是不对的,戏曲来源于民间,应该回到民间。”对于自己的选择,他们更多的是感到自豪。(王悦阳 金恒)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