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作为全国的大剧种,在民间影响广泛,国家也对她重视有加。2006年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我省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和洪影的名字赫然在列。近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当时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刘秀荣,并在唐山采访了洪影。
群英会
■新派评剧第一传人
评剧唱腔优美,念白通俗易懂,剧情又大都是反映百姓生活,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流传甚广。石家庄青年评剧团团长刘秀荣将评剧唱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获得了“二度梅”,还将这门艺术带到了法国、美国、日本……刘秀荣从小热爱评剧,17岁登台挑大梁,嗓音脆,扮相美,深受家乡父老喜爱,送她绰号“小新凤霞”。1982年,刘秀荣把自己的唱段录音寄给在家养病的新凤霞,新凤霞不愧是梨园伯乐,收下了这个没有见过面的弟子,小秀荣自带口粮进了师门。刘秀荣悟性好,肯吃苦,老师让她抓一把豆子,唱一遍捡一粒,豆子没有捡完不准停。刘秀荣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最终成长为新派评剧第一传人。刘秀荣其实并不是新凤霞的大弟子,但却是最得意的一个,在新凤霞碑文上刻写的入门弟子行列里,刘秀荣的名字排在第一个,那时她还没有被评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刘秀荣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的根基在民间,但需要政府的大量扶植,“办学校,搞演出,保证评剧人才的持续发展,不能把评剧完全推向市场,要走公益和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刘秀荣说:“中国拥有360个剧种,这是多么宝贵一笔财富,但是现在的戏曲艺术都边缘化了,要想让它永远璀璨,是持久而巨大的一项工程,戏曲艺术的繁荣,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素质的繁荣。我希望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民间与政府之间架一座桥梁,把评剧艺术发扬光大,这也是传承人的意义所在。”
■培养人才是己任
51岁的刘秀荣评剧事业正如火如荼,77岁的洪影已经退休在家,但她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