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质疑,评剧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曾傲称全国第二大剧种并得到广泛认同,如今,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辉煌只能在历史中寻觅了。当然,评剧在断断续续之间还有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只不过,这种灿烂依旧遮不去它的萧条和沉寂。
为什么?剧种的问题?剧人的原因?还是社会?还是体制?亦或是……
其实,在评剧界,至今为止始终没有见到一册权威而全面的“史书”,散见的书目及其它资料都因其或多或少的地域化、团体化甚至个人化的意识和思维而难以概述评剧的全貌。理论界、专家和专业人士尚且如此,观众们更是无福一览评剧的庐山真面了。
所以,本站在此次“评剧周”的开篇郑重推介孙玉敏老师的文章:《澄清评剧史中的几个问题》。
这里,我们还可以透露一组也许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是数据:从本站的相关各剧种专版的浏览量统计来看,评剧版与京剧版、豫剧版、越剧版、黄梅戏版、粤剧版、秦腔版的点击率比分别为1:50、1:20、1:19、1:17、1:1、1:1(不同时期略有差异)。当然,这更多反映出我们的工作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但客观地讲,本站在评剧方面投入的力量并不少于其它剧种甚至更多。
总之,评剧的消沉或者说自以为是般的画地为牢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相反,从声腔、尤其从语言上讲,评剧甚至是最有可能覆盖全国的剧种。可是,流派在萎缩、剧目在锐减……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现实也是主观造就的。
所以,本站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以求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评剧及更多剧种的完整风貌呈现在互联网上。
话题回到“评剧周”首推的“评剧四大名旦”专题上。
评剧四大名旦的人员构成一直被各界争论不休,甚至相关专业书籍也都是自圆其说而不顾其他,这也是本站筹划已久直至被公认的评剧四大名旦之一刘翠霞辞世62周年之际方才推出此专版的原因。这里采用的是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列入评剧四大名旦的说法,而不是“文革”后一些专家的文章所指以喜彩莲替代李金顺的版本。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如下两点:一是就声腔的传承和对后辈的影响而言,李金顺要胜喜彩莲一筹;二是在1987年,由曹禺先生题名,天津市人民政府曾在天津长虹公园塑起一座“评剧四大流派创始人纪念碑”,所指即为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
当然,在这一周期间,本站还将推介数位不同时期不同院团的评剧名家,请看评剧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