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我妈妈在1944年6月拍的,当时她只有19岁,我还没有出生。看妈妈的模样,有点专业评弹演员的味道吧?其实,她是票友。我们家开有一个票友聚会的地方,一些喜欢评弹的票友们常在我家聚会,各人来几段,切磋交流,业余娱乐。
我父亲16岁就能唱开篇。后来他继承我爷爷的产业,在观前街上开珠宝店,业余爱好是评弹。也许,父母亲能走到一起,共同的爱好起了点作用吧。我记得,我们家不仅有评弹爱好者的相聚地,还有西式琴房,就是钢琴啊小提琴啊之类的乐器,也供爱好者们练习。那时,我们家应该是大户人家,在马医科有几处房产。
解放后,父亲到民丰锅厂做财务工作,这些娱乐的场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自然是没有了。但我们家爱好音乐的传统还在。1962年,我考上评弹学校,学的是评话,但我也很爱唱开篇,不论是蒋调还是俞调、丽调、琴调,我都会。后来,“文革”开始,我也转业了,到一个低压电器厂工作了,一直到退休。
我的兄弟姐妹四个中,吹拉弹唱最好的,要数老四,他现在还在街道搞文化工作,发挥着他的专长。
到了我孙子这一辈,外孙张宜培最优秀。他去年12月在苏州市的评弹爱好者大奖赛中表现出彩,他的弹词开篇夺得了优秀奖。同时,他会的乐器很多,二胡、高胡、板胡、三弦,最擅长的是二胡,在5年级的时候,就通过了二胡十级的音乐考级。10岁的时候,随苏州市青少年访日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大阪等地表演,去年还举行了自己的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供照讲述:陆雁梅 文字:文文《姑苏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