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者心中的苏州及评弹艺术——2013年两岸暑期学术交流专题报告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随笔的方式,纪录台湾青年与当代中国接触之际,政治及教育环境上的客观状况,以及个人血缘上的主观情感,导致自小生长於与他省少有往来者,对於中国却怀存著特殊的回忆与想像。笔者由自身前来苏州、听闻苏州弹词,以及自各面向观察而得之现象,讨论旅人的想像空间如何与真实世界对话,做為反思「旅居」一事的依据。认為若一地的传统文化,成為当代旅游市场的商品符号,并与在地人们的日常生活脱离时,该文化即失真了──人们旅行的初衷却是渴盼寻找符号背后的真实空间;同时,旅人若无意愿融入他渴望洞见的异地生活,亦是加速他文化流失的推手。

第一章 旅人先行的回忆与想像

第二章 苏州评弹之旅

第三章 古蹟景点商品化的旅游生态

第四章 旅居初心:寻找文化符号背后的真实性

第五章 旅行心态与反思

1.「旅居」於人而言,是真实空间中的整体感受与经验,在新空间中参与文艺活动,则是这一切新事物之间,最為精湛细緻者。暑假期间,藉「两岸暑期学术交流」计画,笔者背负行囊,渡船穿越台湾海峡,由福建一路乘车北上,来到了遥想许久的鱼米之乡──苏州。来自台湾基本国民教育与大学中文系予以学子的知识,此地往昔的文士、书画家之名是一一了然於心的,崑曲、评弹等古老旋律是迴盪耳畔的,歷史裡的苏州身影熟悉亲切地烙印於笔者脑中。

旅人带著几分奇特之思,以如同「寻根」之心,走进了现代苏州城内,留存的小桥、园林、佛塔与茶楼遗跡,私心冀盼平日藉录影带、唱片或网路闻见的曲调,得频繁地如实出现於眼下空间,藉声音与景色地交叠,以开啟通往旧时广阔世界的门扉,同时,以此完成心中早已自行画定的苏州草图。台湾岛上,这份情感在跟随国民政府迁台的爷爷奶奶们身上,更多了份真实与篤定,他们因战火及政治局势之故,隻身来台,与故里分别多年,在台湾开放「返乡探亲」之前,归乡之日遥遥无待,飘零之身心心念念惦记著彼岸亲友,回忆中及梦中的故乡风貌成了人们聊以依傍的微薄事物,在混杂了各省方言、闽南语及客家语於一地的小岛上(即便政府迁台后,已推行普通话),一句熟悉的乡音将是多麼令人安心的呼唤,一声呼唤即直接而深刻地勾起人们深深地怀乡之情,以声音為媒介的说唱艺术或戏曲,则於情感上带领著游子穿越时空,藉视听觉想像以抽离眼前困境,回返精神世界中的美丽家园。因此,如由苏州迁台的程松甫先生,即创立了台湾唯一的评弹社团「吴韵集」,兼擅《珍珠塔》、《三笑》、《啼笑姻缘·寻凤》、《描金凤》等长篇书目,以及开篇《宫怨》、《新木兰辞》、《鶯鶯操琴》、《红叶题诗》与选曲《梁祝·送兄》、《王魁负桂英·情探》、《秦香莲·寿堂唱曲》等短篇曲目,藉社团凝聚如是情怀。【1】又例如,苏州评弹於1998年,第一次来台公开演出之际,不乏过往家住苏州一带的高龄长辈冒雨前来,一位老奶奶於演出结束后,泪流满面地握著盛小云女士的双手,说道:「我死了口眼也闭哉!」【2】一段弹词,即足以慰藉一生漂泊者的暮年了。

对於出生於九零年代后的青年们而言,此情则显得间接而单薄了,他们长於「解严」之后,经歷政党轮替,并强调以台湾為主体的土地认同时代,自小以「国语」(普通话)為主要沟通媒介,说著一口逐渐变得生涩的方言,「本省」或「外省」间的族群差异及衝突已不见於生活中。在1987至2000年之间,台湾因戒严解除而两岸文艺交流日渐频繁时,他们仍是未能安静凝听完一场演出的孩子。2000至2008年间,第一次政党轮替,他们於无中国的观念下奠基知识及价值观(即使仍学习中国地理与歷史),逐渐长大成人。2009年以降,执政党再次更替,孩子们已成為较具行动、思考自主力的大学生,他们正逢两岸逐步展开承认学歷、交换学生、短期交流等政策,校园生活中,首度出现了来自不同省份、说著各式腔调的同学,他们亦得以主动展开中国之旅,别於祖辈的二度「返乡」,是初次踏上一块生平未曾前来的土地;同时,近年苏州评弹赴台演出的次数又趋频繁,他们足以於课堂或表演厅中,本著大学生的修养,选择是否探触一项远方的传统艺术。在世局几经翻转的数十年中,强调以本土為主体的台湾环境,生成了新一代,他们每一次前来中国或沉浸於传统文艺的意愿,是在时空上与此地少有往来的个人经验中,仍对此怀存模糊隐约的印象。几代流转,江南草图由爷爷奶奶辈们的亲身回忆,转变為子孙对於长者口述记忆的想像,藉想像之情做為不同世代间的亲密连结。

2.笔者正是生於1990年,平日少以母语──闽南话与他人交谈,亦显少於生活中听闻苏州方言,在来到水乡泽国之初,即与苏州大学中文系朱栋霖老师相会於一所古建筑改造的茶楼中,聆听师长以苏州在地人的得天独厚,针对评弹歷史、流派、当代发展型态等层面,展开如数家珍式地介绍,并因而得知了一座繁华现代城市中,传统演出的一方静謐之地──光裕书厅及梅竹书苑。次日中午,我即藏匿於人群之中,悄悄走进喧嚣观前大街内,一条小巷中的一间旧房子,门前掛著一把不太起眼的旧琵琶,门口站著几位话家常的爷爷奶奶,海报版上贴著节目单「上海新长征评弹团,《真假国舅爷》,徐扬剑、张蝶菲」我怯生生地在望眼一片白髮苍苍的群眾中,缘席入座,不知此处提供一人一杯茶叶,以及坐间放有热水壶的悠閒习惯,直至一位场内阿姨亲切地上前喊道:「小姑娘,这杯茶你端著喝」。「小姑娘」?我是「小姑娘」?好是亲暱、俏皮、陌生,又带著几分熟悉的称呼,台湾岛上,人们多喊年轻女孩為「阿妹」或「小姐」,「小姑娘」是电视连续剧或小说中的遥远称谓,怎麼竟活生生地出现於日常对话中?心底反覆咀嚼著阿姨口中的发音,好是玲瓏小巧,「小」字还是声韵学中所谓的「尖字」呢……。 

当我仍於喜悦与惊奇中陶醉时,演出开始了,演员的说话声、歌声及乐器声於场内流转,它们立体而多层次地进听者入耳中,由耳部达到头部及全身的共鸣,与透过电子器材播放,而经压缩的平面单一声音实是判若云泥,此时每一语速、节奏、腔调及音符皆与现场氛围紧密相扣,皆是精细饱满地,当它们以缓慢悠柔却不失流丽地方式,与听者之间產生共振时,即具放鬆身心、安定心神之效,歷经二小时地声音洗涤后,人们将於不自觉中达到无杂思杂虑,精神略為恍惚的纯净状态。因此,儘管在无字幕辅助之下,我无法全然理解声音中乘载的意涵,却丝毫不减聆听当下的陶然自适,因為必须将听觉触角无限延伸,全神贯注地捕捉每一声音,反而获得了别於专注於剧情发展的体验。

3.於苏州旅居六周,只消无其他行程,笔者便前往书厅待上一下午,日复一日,便得逐渐理解演出情节,并接收到演员临场十分,与台下听眾的互动感,时而以笑料或生活小事做為说唱点缀,时而以说书人身分,旁观式地向观眾阐述剧中情节,时而化身為剧中角色,或说或唱地将人物内心曲衷细细倾诉。场中爷爷奶奶们,亦是日复一日地,常见相同脸孔坐在同一位子上,听评弹早已成為他们的生活之一,是视听觉上的娱乐,是心性上地陶冶,更是与自身永不回头的往昔岁月地连结。书厅这一方遗世独立的寸土,安顿了上一代的人们,然而,寸土以外的幅员广袤之地,却是满溢的商店大街,重复播放著旋律一致且快节奏的流行音乐,混杂汽车奔驰的噪音或喇叭声,行人穿著高跟鞋和薄纱裙,边使用电子商品边快速地穿梭其中,每当踏出书厅的瞬间,便令人深感茫然无措,不知己身究竟居处於何时何地。

假若踏出书厅,踏进的是一座座充满迴廊及庭院的园林,评弹声中的柔缓之情是否得以因而延续,并与人们的生活相符?旅人这份浪漫痴想想必是為旅游业者深知的。因此,山塘街或平江街等老式街道上,黑瓦白墙的建筑内,林立各式与苏州特色相关的商店,常反覆播放评弹唱片,令几曲耳熟能详的〈杜十娘〉或〈英英拜月〉来回飘盪,為游客营造更贴近江南印象的氛围。留园中,荷花池与厅堂亦日日安排简短演出,年轻演员身穿汉服,弹唱江南小调,省略了评弹的「说、噱」二大元素,难以呈现艺中「理、味、趣、细、技」五诀,只见导游领著一团团外地游客,眾人举起相机或手机,不断拍录下眼前演出。评弹丰富的艺术内涵在此被压缩為同流行乐一般的歌唱,在富有苏州特色的老空间中,為外地人拟构出完足的江南风光,做為旅游标的与合影景点。然而,笔者却无法因而满足喜乐,或徒发思古之幽情,因该空间之外,即又是一大城市天地,二者之间藉售票亭相隔开来,隔出一座座围城,本地人来到城外,不再真正地生活城中;外地人千里前来城内,遥想当年的城中生活,随即匆匆离去,亦未曾久居。

本地∕外地人於古建筑∕新城市之间的错身关系,将使过往事物的精神与本质逐渐凋零消逝,一旦它们被架空而远离了深根於本土的韧性,成為进入市场运作的「商品」时,即褪化為象徵某一文化的特殊符号,该文化却是现代人们返身建构而出,不必然真实。其他文艺创作者亦针对该现象做出另一反思,如现代舞者桑吉加【3】為藏族人,因认為「藏文化不应该变成时尚拼贴或符号化」而选择不创作「具有藏族特色的现代舞」,即使他明白在中国热盛行的世界潮流下,它将更符合西方、东方及藏族自身的期待。【4】身為一位旅人,笔者不禁试问:一文化是否经「符号化」的界线何在?真实热爱一项古老艺术,或将它做為商业或文化上的炒作题材,边界又何在?当城市现代化与交通网络日益发达已成為必然趋势,人们於各地流动与旅游之次数越发频繁,在向外探触、游赏他文化的同时,若仍选择以或新或旧之方式,生活於自身文化中,凡事变向為商品的可能性是否将减低;假若园林及老街中,除了商家之外,亦不乏学子与居民,於生活閒暇时,前来此地读书、作诗、习琴或煮茶,现代人们与古老空间及文艺的连繫,是否不再全然以商业性的观光旅游為导向。

4.商业化背后仍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渴盼,在交通及网路媒体如是发达之际,透过虚拟空间闻见他地的山川景貌、古蹟建筑、传统文艺皆易如反掌且所费不高,然而,旅人们却愿意远道而来,以亲身体验重复应证著各景象,即说明人心不甘永远间接地存活於他者剪裁而成的世界,仍渴求具体空间中反映的真实,此一出游动机以及亲临他地时或喜悦或落寞的各种反应,即是缘著这份真实性之高低程度而发。例如,中国网路平台极為便利,百度、优酷、土豆、虾米等搜寻网站,提供了许多免费且品质良好的全场文艺演出影片或全套音乐专辑(於台湾,此举即可能触犯了智慧财產权),令有心之士得以不分地域地聆听学习,亦令文艺演出场所与机会皆较缺乏的农村地区,降低因城乡差距、贫富不均所连带造成的资讯不均;同时,苏州评弹团近年亦前往港澳台及世界各地演出,集结各名家将艺中精华展现於他者面前,让更多人们认识苏州及其孕育而出的美丽声音。当笔者基於台湾青年面对当代中国及传统世界的特殊情感,并先行透过以上二管道认识了、喜爱了如是艺术,踏上旅行之路时,即是冀盼於这块土地上,以整体的感受与生活经歷,共同深入地理解它,令它由先前的想像世界,走向饱含血肉与色彩的真实世界,因而须走入书厅,与老一辈们一道沉醉於真正又说又唱的评谈艺术中,以一日一段的剧情推移速度,领略生活与听曲结合之感,培养自身与说书人一同进入人物内心之能,以缓慢而细緻地方式倾听每一段幽微心曲。假若今日书厅因观眾群减少而停止日日现场演出,改以其他媒体為传播媒介,即使名扬四海,仍是离开这块土地了,「失真」即是由此而始的。

5.既然旅居是整体而全面地接触一空间,旅人便无法漠视该地之各景象,犹如笔者无法仅佇足於一方书厅,忽视一座现代的苏州大城,及其產生之现象。此一过程,亦促使人们反思「旅行」一事是否合宜,当以何种方式理解他文化,而不仅是一位观光消费者,或是一位时时举起相机,以如观看电视般地侧望当地,无心溶入其中的冷漠者。六周行程,削减或是加深,修正或是调整了笔者往日常惦记与想像的苏州城,同时,强烈显示年轻世代对於当代中国社会的陌生与无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停留於某一氛围──来自政治环境、祖辈亲人、国民教育,或是传统文艺作品。短暂时光,令人窥见事物表象,却无法掩盖自身同為浅薄旅人的事实,说不上几句苏州话,未听完几齣评弹大书,而它却需要人们以一段长远的时光,缓缓走入其中地。(作者:陈雯柔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中国文学系)

指导老师:朱栋霖 苏州大学中国文学系

参考资料:徐国强、朱栋霖主编:《苏州艺术家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台湾大百科全书、艺评网
注:

【1】 台湾大百科全书 (查询日期:2013.08.15)
【2】 见徐国强、朱栋霖主编:《苏州艺术家研究·盛小云卷》,〈赴台湾讲学和演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页276-280。
【3】1973年出生于甘肃夏河,藏人
1996年巴黎国际现代舞大赛获现代舞男子独舞金牌
1997年获广东省「跨世纪之星」荣誉
2000年香港城市当代舞团舞者及编舞
2002年,获「劳力士艺术大师啟蒙计划」奖学金,赴德国习舞
2003年-2005年 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威廉佛塞舞团独舞者暨编舞
2007年现為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驻团艺术家
【4】参见艺评 
(本文原载於商业週刊95.5.)
2013年08月25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