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南京西路上,有一家掩在弄堂内的860乡音剧场,也是上海评弹团的所在地。前些天,经微信朋友群介绍,去听了一场陆锦花实验评弹专场,有茅塞顿开之感。记得第一次听评弹,还是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同学游苏州,住处旁有一个书场,大家说学中文的应该了解评弹,晚上买了票就鱼贯而入。场子很简陋,长靠背椅,灯光暗淡,但听众爆满。我们坐在后面,已很难看清台上的人脸,但惊堂木“啪”的一声,场内便鸦雀无声。一段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竟被说书先生说得既委婉又不俗。就此,对鸳鸯蝴蝶派不再另眼相看。可惜那时没有字幕,绵软的苏州话虽悦耳,但并不都能听懂,对评弹艺术的内蕴并无太多心得。

这次引发兴趣,是微信群中一批热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他们推荐了陆锦花,一位评弹界的新秀,曾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得过金奖。也许时髦的东西太多了,我对那些喜爱和坚守中国文化的年轻人,总带点好奇,怀有尊敬。这一晚,860乡音剧场加座也无处放,观众虽长者多,但都斯文有礼,上海话说得字正腔圆。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儒雅的开场白后,陆锦花携琵琶登场,先一曲新翻《木兰辞》,文字、唱腔、表情、手势都美,把一个小木兰塑造得活灵活现;再一段经典《珍珠塔》,传承也很到位;中间插一首改编的吴语《天涯歌女》,缠绵中带点苍凉,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最后与高博文合演杜十娘故事《归舟》,更是把一个青楼女子对爱情的真挚和视富贵如草芥,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团长介绍,选这出戏,是因为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有女孩说:“宁坐在宝马车中哭,也不愿……”这种传统对现实的呼应,让场内掌声四起,可见它是活着的传统。

看过评弹的朋友们都有一个感觉,评弹演员不论长相如何,坐上台腿一搁,长衫一抖,便俨然有股正气,即便女演员吴侬软语,也不失一份柔质。再温婉、悱恻的故事照样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它的教化功能如和风细雨,比黄钟大吕更能进入人的心灵。评弹的舞台也极为简陋,男长衫,女旗袍,一把琵琶,一把三弦,两张靠椅,一张茶几,仅此而已。虽然陆锦花实验专场,背景也加了点视频,但与现在演艺市场声光电射、豪华制作还是形成很大反差。这种布景与道具的简约,让观众对评弹的文字和表演更为关注,你才能细细体会中国文化典雅和精致的韵味。或许演员们的正气也与长期浸润在这些文本中有关。

当然,在娱乐文化汹涌而至的今天,与许多中国传统曲艺一样,评弹也面临突围的困境,百度网上有一个“中国评弹艺术失传了吗?”的问题:回答竟然是中国的评弹艺术即将失传。原因有三条:(1)评弹听众的年龄日益老化;(2)评弹的演员、创作人员不能生存(待遇太低);(3)评弹的演出场所逐步关闭。据说过去在苏、浙、沪多如牛毛的“书场”、“茶馆”是评弹的基地,现在大多倒闭。我不知这是不是事实,至少从那天南京路上的860乡音剧场看,人气还很旺,特别从台上陆锦花的旧词新唱获得好评、团长的用心主持、名角的热忱捧场、青年琴师的认真劲看,评弹的根还在,薪火相传,中国文化的这一小块是守住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