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张调的时候感到高音高不可攀,那种类似打击金属的铿锵声,有质感、有力度,音色苍劲、充满激情。这样的声音离我千里,遥不可及……
有很多喜欢和关心我的书迷朋友担心我学张调是否会把嗓子唱坏?其实我自己也有点担心的,万一……
我清楚地知道,做任何事情只有靠脚踏实地的用功,功到自然成!于是,反复地听录音,边听边揣摩。好得自己喜欢电器,各类随身听都一应俱全,听吧!无论是在家里、在路上,有空就不断的往耳朵里灌,弄得满脑子都是张鉴庭先生的声音。有时,情不自禁,在地铁里居然放声高唱,吓得身边的乘客离我远去,用那种异样的目光远远的看着我,似乎在审视“此人是否疯人院出来的……”。但我觉得我是无意中才惊扰了你们,并不是故意的,所以只用微笑、点头致歉,可效果恰恰相反,他们显现出更加恐惧的神态!幸亏同车的一位女士为我解围,“毛先生,最近在上海,没到外地演出啊?”此时周围的眼神才有所改善……
常带一点点痴迷对学艺很有帮助,不要理会别人说“评弹不景气,何不做点别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水到渠成,下足了苦功自然会艺术有成。我以我的艺术奉献社会,社会也会回馈于我,千万不要跟风浮躁。风水轮流转,要耐得寂寞,不必在乎一朝一夕!
学习还要学会感悟,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自问能够自答就是知其所以然,不能自答的,鼻子下面就能找到答案,遇到前辈、能人,向他们请教。有时你百思不得其解,别人一句点化的话语就能让你找到答案。以前我在评弹学校学习时,我的“蒋调”“薛调”基础打得不错,但唱“张调”缺乏一点刚性,当时陈希安老师就耐心地对我说:“唱张调一定要把每一个角都撑足,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句话使我茅塞顿开。每个流派都有特定的个性,必须去掌握他才能唱出像样的流派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拿着录音机反复的录音对照,终于达到了一定的刚性,声音方面也有了大幅的提高。可是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往往是旁观者清。在前些年的一次演唱会上,秦建国先生在旁边听完我一段《迷宫名》,我也把我的感觉说出来了。他沉思了片刻对我说:“你的唱腔都对,但是有个缺陷,就像一个鸭脚,筋骨俱全,可是鸭蹼没长全。”这一句话给我的启示是飞跃性的,其实就是“张调”的韧劲,也是最难的高难度技巧啊!目标明确,我开始对高难度挑战,也是又一次自我挑战。我体会到: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