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瑞出生于艺人世家,父亲是京昆著名旦角周凤文。周云瑞的音乐天赋很好,青年时即能弹奏多种乐器。学习评弹后,初从王似泉学说长篇《三笑》,不久又从沈俭安学《珍珠塔》,先后与吕逸安、郭彬卿等拼档。 1945 年后,与师弟陈希安拼档,由于弹唱得乃师沈俭安真髓,双档配合默契,人称“小沈薛”,成为响档。
评弹原没有专职的音乐创作人员。新中国成立,尤其是上海市人民评弹团成立之后,演员致力于编演多种形式,各种题材的新节目。为了表现新内容,塑造新人物,演员们除了继承发展传统的唱腔、曲调之外,还需谱写新的符合内容的曲调和唱腔。周云瑞凭着其优秀的音乐秉赋和杰出的弹唱功力,便责无旁贷地成为了谱唱新曲新腔的主力。
在评弹界排演《抗美援朝保家邦》开篇时,周云瑞即谱出了气势雄健的新腔。在上海市人民评弹团排演短篇《刘胡兰就义》时,为了表现烈士慷慨就义的壮烈气概,抒发群众同仇敌忾的悲愤感情,周云瑞以蒋调、薛调的乐汇为基础,谱出了“天日无光”的齐唱,成为演出中的点睛之笔。
刘天韵徐丽仙排练新长篇《杜十娘》,其中的《闻歌》,为了表现杜十娘月下清歌,就由周云瑞谱写了一阕悦耳的歌曲,在他们排演的《王魁负桂英·情探》中,周云瑞又根据秋翁写的七言唱词谱出了表现魂魄御风而行的意境空灵幽怨的“新离魂调”。在演出中篇评弹《林冲》中,他会同蒋月泉合作谱出了气势雄健的陈调选曲“踏雪”,这些新作经刘天韵徐丽仙等演唱均成了经典之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发扬流派唱腔中,他吸收京剧武小生的唱腔,谱唱了新的俞调开篇《岳云》,使擅于表现纤柔委婉的俞调,增加了阳刚激越的特色,塑造了少年岳云的英雄形象。为了使风格独特的祁调,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他按照领导的策划,用祁调谱唱了开篇《秋思》和《晴雯补裘》。既传承了祁调的神髓,又对其唱腔、过门作了新的发展。使原先变化单一的祁调,丰富多彩,波折婉转,人称“新祁调”。《秋思》开篇从此成了祁调的代表性节目,也使祁调得到更广泛的传唱,听众都说:“一支开篇激活了一个流派唱腔。”
在周云瑞的音乐创作中,他对自己师承的沈俭安调以及上面提到的祁调、俞调、陈调等流派唱腔的发展都作了较大的贡献。有人为周云瑞只是甘愿为人作嫁衣,没有创立自己的风格流派而惋惜。其实,周云瑞不是没有风格,他的卓越风格就是为评弹艺术作无私贡献,为别人发展风格流派,创作新腔,锦上添花。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戏曲学校开设了评弹班。1960年上海评弹团又设立了学馆。及苏州评弹学校成立,上海又承担了教育工作。任务落在周云瑞身上,他担任了教研组长。周云瑞不但作了精心准备,还多次到中学的音乐课和音乐学校旁听取经。他整理了弹词音乐的系列理论,并为唱腔技法和弹奏手法,创造了一套可供学生研学的名词和符号。凡经周云瑞老师教过的学员,无不对云瑞老师的高深艺术和热忱教导,怀有深切的感佩和敬意。
因此,周云瑞可以说是当代杰出的评弹音乐家和教育家。这样的人才在数百年评弹历史中是不多见的。
转载自《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