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弹在解放后的传承和发展,和吴宗锡的名字是连在一起的。宗锡先生投身于评弹事业,是评弹之幸,但是对文学,我觉得是很可惜的事情。宗锡先生关于评弹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其他文学作品,却不怎么被人注意。他那些和评弹无关的文字,展现了非同寻常的智慧和才华。他是一个有才华有个性的作家,如果他的主业不是评弹,是文学创作,那么,以他的才思和勤勉,他也许会进入文学大家的行列。

我读了宗锡先生那些写家乡和童年的散文,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了大致了解。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他既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也学习了西方的文明和智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和那个时代很多有理想的年轻人一样,在学习过程中,他追求理想,寻找真理,成为一个革命者。他是诗人,用诗歌倾诉他的理想。他也是一个新诗的研究者,我读了他40年代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文章,谈西方文学,谈欧美的诗歌,颇有见地。他也翻译西方的诗歌,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他青年时代的这些文字,已展现出一个文学家的不俗气象。

解放以后,他奉命投身于评弹事业,研究评弹,领导剧团,这对他也是适合的,因为他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而且是苏州人。他干一行,专一行,成为中国评弹理论界的翘楚。在他的文集中,也收入一部分谈评弹的文章,这些文章,不是干巴巴的论文,而是文采斐然、情趣盎然的美文。即便是不了解评弹的人,读他谈评弹的文章,也不会觉得枯燥,他的文字引人入胜,能把人引进美妙的评弹花园而流连忘返。


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宗锡先生一生创作大概是这样几个内容:一是诗歌:年轻时代他用左?为笔名写诗,在四十年代就是有影响的诗人。二是文学翻译:吴宗锡先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是学贯中西的文人,很适合从事文学翻译。三是文学评论:他年轻时代在报刊上发表诗歌评论和其他文学批评,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文艺评论,是他一生没有放弃的事业。他谈评弹艺术的文章,其实也可以归在这一类。四是散文创作:这方面尤其值得重视和关注,让人感觉惊艳。他的散文,文字质朴平淡,内涵却深沉挚切,无论写景、记事或怀人,都写得真情而动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写过一组苏州的散文,发表在陆文夫主编的《苏州》杂志上,当时曾受到陆文夫的激赏。这些文章使我想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写故乡风情人物,写童年的故事,每一篇都是文情并茂的佳作。他也写苏州的建筑,苏州的园林,但绝非一般的介绍,文字中有岁月的积淀,有历史的沧桑,有人物,有故事,人间的悲欢离合,交融在他的文字中,读而难忘。这样真挚而有内涵的文字确是有生命力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