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贵妃独坐沉香塌,高烧红烛侯明皇……”一曲《宫怨》唱出了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愁闷与烦恼,成为了评弹界的传世佳作。而演唱这首开篇的女演员,正是为听众所熟悉的已故著名弹词艺术家--朱慧珍。在她逝世39周年时,笔者拜访了其女吴晓珍,谈起母亲,尽管过去了那么多年,年届花甲的吴晓珍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浓郁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记得母亲是1969年7月5日永远离开我们的,我刚从农村回来探亲,那天正好在家。” 吴晓珍终于翻开了历史沉重的一页,她边说边拿出来一张保存完好的日历纸,尽管陈迹斑斑,但上面“1969年7月5日,星期六,己酉年,庚午月,辛巳日”的字体依赫然在目。“这是母亲去世那天的日历,我保存下来留作纪念,经常拿出来看看,好象又回到了那黑色的一天。”
吴晓珍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形,早晨起来,一切如常。只是9点多钟母亲接到过一个电话,当时她也没有说什么。用午饭时,我感到她今天稍稍有点异常,眼睛一直看着我,还尽朝我碗里捡菜,像有难言之情。午饭后,大约还不到12点,母亲便匆匆出了门,说到复兴公园去,那时我家住在离复兴公园不远的马当路新民村,母亲经常去复兴公园走走,所以大家并不在意。那知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下午1时左右便传来母亲不幸身亡的噩耗。
关于朱慧珍的死因,吴晓珍认为,早上那个神秘电话已无从追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时疯狂的“文革”运动像失去理念的醉汉,向一切文明、高雅、善良的人们挥舞起罪恶的大棒。母亲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冲击,她由迷茫、失望转而绝望。特别是1961年患病以后,神经上原已脆弱的她,时时又被心中的那份愁闷与抑郁苦苦的折磨着,使之不能自制,无奈又无助的她终于选择了彻底而又最简单的方法,她登上高楼,只是轻轻一跃……结束了自己年仅49岁的宝贵生命。
母亲朱慧珍为人朴实,待人诚恳,从不摆名演员的架子。平时见到他人有困难时总是热情帮助。如团里有的同事子女多,经济有困难,她总是尽力资助。抗美援朝时,看到战争造成大批朝鲜孤儿无家可归,母亲将300多元悄然地寄往了朝鲜孤儿院;三年自然灾害、当国家经济发生暂时困难时,她两次将金首饰全部卖给了中国人民银行,连同积蓄一起买了公债。1966年,邢台大地震,她和父亲吴剑秋每人各汇寄了300元,并买了毛衣寄往灾区。1968年,又将自己1000元的储蓄寄给了饱受到战争蹂躏的越南人民。母亲对他人慷慨相助,尽其所能。而自己生活却极其俭朴,粗茶淡饭,与普通人并无两样。别看她上台演出时的服装亮丽,其实生活中的朱慧珍穿衣十分随便,甚至连打补丁的衣服也穿。她硬是节省开支,将自己平时一点点积攒下的储蓄,寄往山区和灾区,救助那些生活贫困的人们。
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我是“老三届”毕业生,属于“上山下乡”对象。当时我准备去报名,但实在不放心母亲的病情。所以心里十分矛盾,迟迟下不了决心。此事被母亲得知后,便与我彻夜长谈,为我打消顾虑,她说;“不要考虑我,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去吧。上山下乡是党的号召,哪有共产党员不听党的话的,你是妈妈的女儿,也要听党的话”。就这样,在母亲的支持下,我选择当时最为艰苦的安徽淮北农村插队。
在结束采访时,吴晓珍深情地说;长河悠悠,不尽思念。母亲走了那么久了,但我总觉得她仍在我们身边,母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精湛的书艺以及为评弹艺术所作出的贡献,更留下了正直、善良、朴实、坦荡、热忱,她永远是我心中的一面鉴镜。(原载“上海老年报”8月7日第8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