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年轻人如果不学上几句“上海清口”会被朋友嘲笑“不时尚”。年轻人在热捧周立波,周立波的“上海清口”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票价达380元,而且要在数月前预订,演出时退票最高要千元,“上海清口”和苏州评话同样是吴文化的口头表演艺术,而且苏州评话历史悠久文化含量高,为何清口为年轻人热捧?一位有识之士说。一场清口演出收入将超过全体苏州评话演员一年的收人,为此,笔者对清口和评话议论一二,供有识之士和评弹界及热心老听众参阅。
“上海清口”属上海滑稽,实际上是“脱口秀”类的,其区别于“荤口”是去除了部分市民喜欢的低级趣味的“黄段子”,因此称“清口”。旧时上海闻名的杨六郎在电台夜9时至10时黄金时段的“空谈”是典型的“清口”,颇为市民欢迎。“清口”没有故事,苏州人讲是“东说洋话西说海”,在谈时事风俗时调侃讽刺,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周立波的“清口”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在调侃中针砭时弊抨击丑恶,而且比较深刻。因此为市民欢迎,特别是中青年“白领”的欢迎。“清口”的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戏曲称为“插科打诨”,是为了活跃舞台气氛的。苏州评弹艺术中称“插花”,与书情相关的称“内插花”,据书情为切入点延伸至社会的称“外插花”。这实际上是评弹中的“评”。评话祖师爷柳敬亭在演出的书台桌披上书“雄论古今”四个大字,可见历来“评”在评弹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表演艺术。在众所周知的时期,评弹的“外插花”几乎成为禁忌,中断了相当长时期,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恢复。
有识之士提到“能力”和“团队”二个问题。实际上评弹界有“能力”的也不乏其人,评弹界人气很旺的扬子江李刚和惠中秋等人“评”的水平都相当高。扬子江在1981年在老的苏州书场表演“清宫十三朝”(即康熙皇帝)650个座位一个月全部满座(前七天七成听客)在演出中“外插花”要占三分之一。中年资深老众吴贤说:“当时,后半月是一票难求,等退票的人排到人民商场门口。扬子江运用大量的适合时代的外插花(评论,又称“小卖”),吸引听众产生共鸣,创造了新评话形式。这比周立波把“小卖”(评论)串起来在调侃中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的创新表演要早三十多年。如今廉颇老矣,后起之秀或另有发展,或仍是无单位无级别的草根艺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力”的问题在于伯乐。“团队”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周立波有强大的团队是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文化艺术要进入现代市场必须适应市场。农耕社会的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也必须现代化。周立波的成功是典型的范例。周立波的“清口”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把滑稽剧从农耕社会的小生产型模式发展为现代模式。周立波演出的主办单位有“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上海演艺总公司”“上海滑稽剧团”,其强大的实力和后盾是周立波把“清口”发展为文化的“规模经济”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应该是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或者是发展途径之一。当然适应各类传统文化的传统表演形式还应保持或保留或发展为特有的形式。苏州评话应重点在传承,也应探讨发展自己的形式,或可参考周立波的发展,但关键在于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有伯乐方有千里马,而千里马的成功则在于“秦穆公”。苏州评弹是长三角地区人们喜爰的有品位的休闲娱乐,是吴文化的宝贵财富,评弹的传承发展必须要坚持评弹的事业性,即公益性,坚持为中老年服务,也必须让评弹进一步适应市场产业化,开拓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新市场。期待能有伯乐,发现评弹千里马;更期待能有“秦穆公”,苏州评话必能也出“评话周立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