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能说两家话,双手举起百万兵。”说的就是皮影戏。
在青海,皮影戏也叫灯影戏,俗称皮影子,是一种民间戏曲表演形式,灯影戏由艺人(影子匠)、影幕(亮子)、皮影件(皮娃娃)、剧本(本子)和乐器(家什)组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演唱者叫做“把式”,生、净、丑、旦、打、念、唱、做等均由“把式”完成。昔日,青海的不少农村,交通不便,群众的文化娱乐主要靠当地的皮影戏班子完成。由此,河湟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家喻户晓的灯影戏艺人。
老西宁人董绍萱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就介绍了一位有名灯影戏“把式”——刘文泰。
上世纪40年代,提起“尕画匠”“影子匠”,在西宁地区几乎童叟皆知。上世纪20年代,“尕画匠”“影子匠”刘文泰出生于平安的一个贫苦家庭。9岁开始上学,但由于家境贫困,读了几年书后,不得不含泪离开学校。14岁时,为生活所迫,他到一家饭馆做工,每日早起晚睡,拼命干活,仍挨打受骂,吃尽了苦头。17岁那年,由于贫病交加,他的父亲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他背着一卷破行李沿路乞讨,流浪到了西宁,被他的一个叔父收养。他的叔父是一名灯影戏艺人,从此,刘文泰和灯影戏结下了不解之缘。18岁时,由亲戚推荐,他拜在西宁有名的民间画师张海如先生名下,学习绘画和油漆技艺。从此,他白天学习绘画和油漆,晚上跟着叔父学唱灯影戏,这也就是人们叫他“尕画匠”“影子匠”的原因。
刘文泰的叔父不识字,刘文泰就把自己看过的小说故事讲给叔父听,叔父就把这些故事编成灯影戏的唱词,教他唱。3年之后,刘文泰就自立门户了。不久,他独特的演唱风格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在西宁、湟中、平安一带小有名气。后来,还有湟源、乐都、大通的人来请他去当地演出。
1949年9月,青海解放了。
刘文泰编了许多庆祝青海解放的新唱词,并组织起一支秧歌队,排练后到解放军的营地慰问演出,后来,刘文泰又带领秧歌队到省政府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刘文泰等人受到了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接见和鼓励。
1951年,刘文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省第一批文艺工作者当中的一位。
以往的灯影戏,都是古装剧目,刘文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第一本控诉马步芳家族残酷剥削压榨劳动人民的灯影戏剧本《千万贯》,并配合土改运动到各地演出。
除此之外,他还将《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剧目搬上灯影戏的舞台。没有皮娃娃,他就请来画家郭世清、方之南设计人物形象,自己买来牛皮请皮影雕刻艺人制作。
上世纪60年代,他曾多次率领青海民间文艺代表团参加全国性的公演,在北京演出时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