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灵宝市尹庄镇浊峪村采访文化建设时,记者被工作人员领进了杨尚良家。在杨尚良家中,不仅女主人制作的绢花吸引了记者的眼球,男主人收藏的皮影也让人大开眼界。
灵宝道情皮影在三门峡颇有名气。据介绍,“道情”作为一种曲艺形式于清朝后期传入灵宝。抗日战争时期,大戏活动困难,于是“道情”便与“皮影”有机结合起来,以其道具简单、灵活方便,深得当地群众喜爱。1986年,尹庄镇西车村恢复成立了灵宝道情皮影剧团,使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又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道情皮影在灵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杨尚良就是一个痴迷者。十七八岁时,村里经常有皮影戏演出,出于好奇,他经常用纸糊的袼褙刻画皮影,然后和同龄人一道像模像样地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杨尚良在村里干起了电工兼电影放映员。他从有关书籍上了解到,皮影俗称“皮灯影”,皮影艺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在电影、电视产生以前,它是世界上首创的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光影艺术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中国皮影艺术堪称现代电影、电视、动漫艺术的始祖。于是,他独辟蹊径搞起了皮影收藏。
“由于人们对皮影的忽视,灵宝皮影流失严重,想起来令人心痛。”杨尚良说。5年前,他偶尔听说一户人家中有20多个皮影,便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到这户人家。但令他失望的是,主人已把这些皮影买给卢氏一位皮影爱好者。知道了皮影的落脚点,第二天,他只身奔赴卢氏,软磨硬缠,最终,杨尚良以每张高出原来8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批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艺术品。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如今,杨尚良收藏的皮影数量已有120余件,其中一件“金殿”皮影长2米多、高1.5米,堪称精品。
说杨尚良的收藏,还得从他这个人说起。街坊邻居都知道,他是个肯钻研、爱琢磨的人。现在他是个与灵宝“110”挂钩的专业开锁者,为研究各类锁具,他走访各地拜师学艺,购买书籍研究锁艺,而开锁所得则全部用于皮影的收藏。在杨尚良的家中,有一个四弦胡颇为独特。它是道情皮影表演的传统乐器之一,但到他手上时仅是零散不全的20多块木板。他开始慢慢地琢磨,整整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其组合复制成功。闲暇之余,拉四弦胡成了他消遣的最好方式。为保护古老的皮影标本不致损坏,他又开始了新皮影的制作。在他制作的皮影作品中,不仅有传统的戏剧人物,更有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汶川地震、奥运福娃、计划生育等都成了他制作的素材。
挂一幅白纱,点上照明灯,竹签挑起皮影儿,锣、鼓、钹敲起来,伴随着民间艺人的吹拉弹唱,各种活灵活现的“角儿”在白纱背后复活了。灵宝市西车皮影业余剧团一有演出,杨尚良总是抽出空到这里耍上一会,过一把皮影瘾。
“皮影是历史的沉淀,是地方文化的象征,虽然皮影市场目前还不看好,但毕竟人们已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刚刚送走了一个买皮影的外地人,杨尚良感慨地说,“无论如何,我都会将皮影收藏与制作进行到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