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皮影戏山西皮影戏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影戏”,是用牛皮雕刻人形物状,借灯光在幕布上显影的一种民间戏曲演艺。

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南路即晋南皮影,分布在侯马、运城、临汾、新锋、曲沃等地,造型受陕西东路皮影影响,影人高约33厘米,装饰性强;

由于南北两路皮影活动形式有别,所以,在演出设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都是临时搭台。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晋南一带,素有“七长八短”之说法。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个皮影戏台,非常简便。而在晋中一带,却是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戏台太小,难以行动。所以,不仅要求范围大,而且要有前后台之分,常以芦席为之。在孝义境内,早在清中晚期就有了皮影戏的专用戏台,分皮影戏台和皮、木两用戏台。尤其在县西山区,几乎村村壁壁都有。大者二十平方米,小者仅十平方米左右。至今仍保留有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戏台实体十余座。为山西别处少见之建筑。

山西皮影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戏”。这种形像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着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

山西皮影,在制作方面,取料以牛皮为主,由于牛皮的韧性、透明性极强,着色颜料甚为讲究,因而艺术效果颇佳。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紫铜细丝除去表面染物后浸入到酸性溶液中,一年后便可得绿色,而且时间愈久愈翠、透明度极好。黄色,是用中医栀子一味细研蒸取,色泽黄而且透明;红、紫、蓝,可用银米、大蓝、二蓝、墨蓝研细澄取得。

绛州皮影始于五代时期,已有千余年历史。影戏演出时一人兼用数件乐器、兼演数十个人物,可谓“一口道破千古事,两手能握百万兵”,有七至九人便能组团演出。影戏道具一担可挑,但行当齐全,演出时可以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可谓变化莫测。精炼的班子、轻便的道具、精湛的演艺,深为群众喜闻乐见,在旧时城乡兴盛一时。

绛州皮影戏的唱腔是碗碗腔,传统剧目有80余个,如《火焰山》《武松打虎》《蝎子山》《收火龙》《五花马》《通天河》等。


  绛州皮影戏是有文志学、王海法担当主演,剧目丰富,设备齐全,曾赴北京、天津、太原、运城等地演出,深受观众好评。

可演出剧目:传统武戏《武松打店》《火焰山》《穆桂英破三关》,传统小戏《兰子卖母》,童话故事《鹤与龟》《猪八戒背媳妇》等,欢迎各界人士观看指导。

2008年,绛州皮影戏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志学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绛州皮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摄影报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