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这是人们对皮影艺术的阐释。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原生态艺术形式。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加上当地注重道情皮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如今的“小皮影”频频做出“大文章”,正焕发着新的活力。
8月31日上午,全国皮影交流汇演在环县新落成的皮影文化城拉开序幕。来自全国12个省份的民间皮影戏班子,带着他们的精彩节目来到环县。
打头阵的是一位来自山东泰安的老人,他叫范正安,是舞台上唯一的主角。当天,他把曾三次去台湾演出过的武戏《泰山石敢当》片段,搬上环县的舞台,在这里向全国各地的皮影迷表演了中华绝技“十不闲”。
舞台小而简单,白色屏幕的后面,是演出的主角。只见68岁的范正安老人一边吼着曲儿,一边两手麻利地舞动着皮影,同时他的脚下灵活地操作着木鱼、小锣等7种乐器。
剧目中的人物有十多个,有些摆在案头,有些挂在铁丝上,嘴里不闲,手脚更忙活。刀枪剑戟,频频舞动如飞雪;丝竹鼓锣,声声齐奏似裂帛。18分钟的演出结束后,老范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范正安说,他是“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全身心都调动起来了。皮影界流传“七紧、八松、九消停”的谚语,但舞台上的“一人忙”在全国也没有第二家。
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8岁开始制作、演出皮影,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多次应邀到国外演出,其表演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
“环县是‘皮影之乡’,算是圈内的龙头,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和环县及全国其他地方的艺术大师交流,我们共同的心愿是让皮影艺术能永久传承下来,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范正安说。
当天,云南腾冲皮影、北京袖珍人皮影、河北昌黎皮影、陕西华县雨田皮影、大连复州皮影等先后亮相,风格迥异的作品,眼花缭乱的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大饱耳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