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间抖出的诙谐世界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将时光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在我国陕西华县诞生了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皮影。两千多年来,在这光与影的交错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古老的皮影艺术沉淀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的更多的是感动与寄托。
两千年岁月沉淀
两千年前,西汉王朝:皮影戏缘起于西汉。相传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成疾,终日不理朝政。宫中大臣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心中一动,用素纸剪成李夫人的人形,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到了晚上,放在灯前。武帝看着幕上的人影,酷似李夫人,病渐好。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后来易破的纸影被耐磨的皮影代替,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形成了皮影戏。
十三世纪,元朝: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皮影戏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到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梦里那个铁盒子
一代代的皮影艺人肩扛一个皮影箱子,面对一块儿鱼油打磨过的白纱布,搭起了他们人生的舞台,在这一方舞台上,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忠奸恶贤,善恶美丑。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新事物的不断出现,皮影渐渐的成为了一代人童年时的一个美丽的梦:一个铁盒子,就是一个舞台。泛黄的白布帘子围起吹拉弹唱做的人。微黄的电灯泡亮起来,二胡拉起来,影子动起来,台下的老人们静下来,小孩子们绕着舞台转起来。小孩子听着那些虽然听不懂但是却愿意静静听着的歌词,小孩子最喜欢一员猛将随着蹬蹬蹬急促的脚步,杀出重围,与敌将斗的天昏地暗,看的尽兴,看得痛快!神奇的幕布后的神秘的人,神秘的影子,渐渐的变成遥远的梦,模糊在童年的记忆中……
犹记得电影《活着》中关于皮影戏的片段,皮影是那个年代生活中唯一的亮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守着土地,日复一日的耕种,皮影给压抑的生活开一个天窗。落魄的纨绔公子哥,一铁皮箱子的皮影,一个活下去的希望。那个装着梦和希望的皮影箱子经过了解放,逃过了大炼钢,还是熬不过文革,经历了太多苦难,还是逝去了。
今天,皮影戏的现状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制作、保存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湿热变化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而那些在幕布后面栩栩如生的影人儿,如今却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收藏的品,远离了往日那光影交错的舞台。其实,皮影戏是一种绕有韵味的民间艺术形式,光影下,那纷繁灵巧的皮影人物频繁的动作,磅礴高亢的秦腔和铿锵紧凑的鼓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正所谓,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中国皮影戏在中华大地传唱两千余年,我的数千文字又如何道尽他的千年沧桑,我只愿我能够用文字表达对这一艺术的感动于敬仰。愿意让更多的人回头看一眼那沉淀了千年沧桑的珍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