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导读:他是一名退伍军人,1934年出生于海宁斜桥,1955年入伍后担任文化干事、美术编辑等职务。1979年,他全身心投入到海宁皮影戏的抢救保护中,成为一名皮影制作艺人。他叫王钱松。
她是一名大学毕业生,2009年从扬州科技学院物流管理系毕业。原本能做一名现代“白领”,而她却选择了“沉溺”皮影,以此为业,以此为乐。她叫张英。
王钱松与张英,年龄相差半个多世纪,因为皮影而结缘,共同为皮影而坚守着。
“皮影戏要湮没了,怎么办?赶快‘掐掐人中’,留点遗容吧。”上世纪90年代后期,看着一位位老友先后辞世,一个个徒弟半路转行,王钱松慌了。他匆匆赶到当地文化部门,急吼吼地提了一个办法。
“掐人中可以救人命,希望能掐掐皮影戏的‘人中’让它活过来。实在不行,就留点遗容,将皮影道具和表演场景保存好留给后人。”谈及皮影戏,王钱松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从小喜爱剪纸的他,上世纪70年代末突然改行做起了皮影道具。
“海宁皮影戏从南宋到现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可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文革时期,王钱松冒着危险偷偷将一些皮影藏在了羊棚的墙缝中。文革一结束,王钱松即发起了抢救保护皮影戏的行动,但事情并不顺利,“那时,很多皮影老艺人都不敢再碰皮影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事情才有了转机,在王钱松的鼓动下,海宁仅剩的8个老艺人重新撑起了皮影戏的大旗。
人有了,表演的道具怎么办呢?残缺的零星皮影无法演出一个剧目。
整理、修补、制作……王钱松毅然挑起了重担。参照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明清线谱,王钱松用传统手工技法开始制作皮影。与此同时,他还继承和吸收了陕西皮影唐宋壁画般雍容华贵的遗风和浙江戏曲剪纸黑白分明的特点。刀迹流畅,起顿准确,曲弯有致,镂锉均匀,王钱松的皮影在古朴典雅中尽显惟妙惟肖。现在,王钱松已做出1000多件皮影,足够演出300多个传统剧目。
“每一件皮影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不能凭空想象。你看这通天鼻、丹凤眼、大耳垂、暴突眼都是有讲究的。”王钱松笑呵呵地指导着站在一旁的张英。张英认真地听着。
“爷爷,要不要喝点水?”指导间隙,张英凑近王钱松左耳轻声询问。每次与耳朵不太好使的王钱松讲话时,张英总是特别体贴地靠近他。年龄相差半个多世纪的师徒俩,常常在一张长桌上工作,一人描画、一人上色;一人雕刻,一人装订。
“我一直都叫师傅为爷爷,爷爷对人真的很好。”虽然拜师学艺才一年多,张英早已把王钱松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因受海宁皮影戏“郎家班”第四代传人郎自立的影响,酷爱画画的张英对皮影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而这也让她在大学还未毕业时就踏进了“皮影”的大门。“刚开始三个月都是在学线条的描画,很是枯燥。”回忆初入师门的时日,张英有些百味杂陈。但就算如此,她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因为这不仅是她最喜欢的事儿,也是她追求的理想。“我还打算在传统皮影制作外,结合现代元素,设计制作一些新的皮影。”踌躇满志的张英表示。
“小张很不错,才学了一年多就可以有模有样地做皮影了。现在的学生就是悟性高。”提及张英,王钱松赞不绝口。前后已带过好几个徒弟的王钱松,对每一个弟子都是尽心尽力地教导。“只要有人学,我就会一直教下去。”白发苍苍的王钱松坚定地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