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00年历史的下苇甸皮影戏,曾风靡一时。但随着当地最后一位皮影艺人的离世,这一代表京西皮影传统特色艺术形式已后继无人,屡经磨难幸运保存下来的360个皮影道具,已成为门头沟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360件道具异彩纷呈

记者随门头沟区博物馆馆长齐鸿浩来到该馆库房,看到地上放着一只朱红木箱,四周黑边。箱子前面隶书繁体字书“大清顺天府宛平县下苇甸村同合影戏班”几个黄色大字。木箱长约1米,高约80厘米,宽40厘米。齐馆长告诉记者,这只用来装皮影的箱子是后人仿制的。

掀开箱盖,记者看到里面是一张张铺得非常平整的报纸,报纸里面夹着皮影道具。这些道具有30厘米长。齐馆长小心翼翼地提起一件皮影道具上的小签子,一个头戴高冠,身着华丽衣装,细眉凤眼的古代年轻女子的形象出现在眼前。她衣帽上的花纹,手指的造型,都是镂空雕刻出来的,虽历经200多年,但依然完好。齐馆长介绍,下苇甸皮影不仅角色各异,而且行当俱全,与戏曲一样,分为生、旦、净、丑。在人物造型上形态各异。在景物造型上,有站堂、銮驾、刀枪、器械、花卉、飞禽走兽等等。“自然界中有的,皮影道具中都有。”

记者看到,这些驴皮影道具由于历史久远,颜色都已发黑,有的皮影已经开始卷曲。但还是能分辨出原有的艳丽色彩。经历了抗战、“文革”的动荡岁月,这箱皮影人是如何完好保存下来的?齐馆长说:“村里的一位老艺人一直将这些皮影锁在箱子里,没有外露,所以躲过了一次次浩劫。”

据介绍,下苇甸皮影叫“驴皮影”,影人高1.2尺、宽5寸,制作材料是白驴皮。因白驴皮既透明,又坚固耐磨,尤其着色后非常艳丽,表演时在灯光的映照下,看上去清晰透彻,效果极佳。一只完整的影人分成头和身子两部分,身子又分上身、腰和双腿,胳膊又分成上臂和肘袖,而头部可以插在上身的颈套里,在颈套和两手上系上用铅丝套上竹棍制成的“签子”,就可以表演了。不重要的角色都可以随时换头不换身子,这样既不用多制作影人,又可以节省材料。

白驴皮影为兰州老艺人赠送

门头沟区文委文化科科长董秀森多年搜集整理研究该区的民间艺术,曾在上世纪80年代文化普查中参与发掘出下苇甸皮影。据他介绍,当年下苇甸村为京西古道上的重要村落,客栈很多,是来往客商的歇脚之地。一群甘肃兰州的皮影艺人经过此地,以演出皮影戏为生,皮影戏受到村民们的喜爱。艺人们被挽留在村里,传授当地10人学习皮影,临走还留下一箱子皮影道具。今天收藏在博物馆的皮影道具就是他们当年留下来的。经专家鉴定,这些皮影应为清代康乾时期的遗物。

以后村里人自己演出时有遗漏的地方,还追寻求教过他们多次,这些兰州艺人还曾口述请别人呈写很多册剧本给村里人,据当年的老艺人回忆,“文革”前村里保存的老剧本有2尺多高,可惜“文化大革命”前后这些剧本被毁了。

下苇甸皮影后继无人

据几年前出版的《门头沟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介绍,村里有3位皮影老艺人健在,都是从年轻时就跟随父兄学演皮影,唐俊义专管剧务,李廷江专唱旦角,李茂金专长提人,俗称“导演”。据他们介绍,下苇甸村皮影至少已传三辈儿了,但由于3位老艺人年事已高,《门头沟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一书中只有几首皮影戏曲谱被记载下来。

记者很快来到下苇甸村寻找老艺人,进入一户老宅院,打听书中记载的当年年龄最小的76岁的李茂金老人,院子里66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已在几年前离世,村里再也没有能演皮影戏的人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