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在白色的幕幔上,通过三五位艺人的操纵,不只能表现人间悲欢离合,还能扮演千古沙场上金戈铁马的交兵和天神佛魔的出神入化、千变万幻的场景,令人解颐欢悦。早在宋代,皮影戏"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形式已臻完善。但是现代的操纵方法是清代道光年间才形成的。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影人的操纵方法,还是以八根丝线系之,类似操纵木偶戏。清代文学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尤三姐斥骂贾琏时说:"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这里一个"提"字,说明当时还是提线操纵,一个"纸"字,说明当时还用纸幕。
现代操纵影人,各省有各省的拿法,各地有各地的耍法,形式不一,方法各异,各有巧招,但基本上是一根颈条,两根手条,已不用八根丝线了。以唐山影的操纵方法为例,作简要介绍:演出影戏,特别是两军相争的武戏,一般由两个艺人操纵,一称上线艺人,站在影台左方,拿影人由左向右方行进,左手持影人的脖条,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夹拿影人的右手条,中指与四指卡拿影人左手条。拿下线的操纵艺人站在右方,影人由右方向左方前进。 影人有不同的人物类型,也有不同的操纵方法,有的艺人还把这些操纵方法总结成艺诀。本世纪20年代乐亭县王华班"把上线的"洪国昌,他对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各种角色,在操纵上都有一套艺诀。
如《升帐点兵》的艺诀是:"穆桂英出场风摆柳,升帐亮相身一扭,单脚一抬回身走,坐在帐上威风抖。"对不同的旦角,亦有不同的要求:"正小两手交,姑娘目下瞧,武旦风摆柳,花小手掐腰。"正小就是青衣,姑娘指闺门旦,花小即花旦或花衫。对大奸面出场也有影人表演"程式":"一步两摇,眼睛上瞧,出场踏板,抖袖挺腰。""板"指影台上的"铺板"。
还有对硬巾武生和软、硬罗帽武生的拿法:"轻比鸿毛还轻,重比泰山还重,立如亭亭玉树,走如风吹落叶。"
艺诀的传承和积累,反映着一门艺术的水平,影戏艺诀也是影戏艺人的经验总结。
图:皮影戏"穆桂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