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也许创新是检验进步的标准之一,但是,“忘本”并不是我们应该做的。皮影是死的,人是活的,可皮影表演却濒临灭顶之灾,因为在成都,可以说没有皮影的传承人了。梁开通,这位65岁花甲的老人,应该算是成都皮影人在世的集“唱打念作”唯一人。

对皮影的接触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皮影的魅力如今却在半年之内深深感动了我。当然,皮影作为民俗的一种确实十分精美绝伦,她的每一神态,每一刀工,每一颜色无疑让我惊叹,皮影的表演更是惟妙惟肖,一笑一颦也牵动着我的心,虽然对于传统戏剧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但是我从那些咿呀作语的片刻中我还是被她折服了。但是,让我决定开始爱上皮影的还是她背后的故事。

在2009年24节气的大寒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成都皮影的几位传承者,他们分别是叶牧天、梁开通还有戴德源三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我会分别介绍他们的,今天先来了解梁开通老先生。

梁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解皮影的表演技巧

梁开通,1945年出生,15岁进入成都市木偶剧团学习木偶表演,16岁开始转为学习皮影,随团学艺的他很快就能上手,在半年之后便可以登台演一些小角色,不过梁开通却发现自己不仅是喜欢皮影,而且是开始热爱她了。梁老先生为他的皮影事业奉献了48年,63岁的时候退休了,现在在家带自己的两个孙子。我第一眼见到梁老师,他伶着一个黑色的布口袋,口袋里露出几根竹签子,看来梁老师是有准备而来的,满脸笑容的他给我一种憨厚的淳朴印象,随后的谈话显然就轻松愉快得很。

梁老师身子不高,而且很瘦弱,我在想就这样一位弱不禁风的老人,竟成为了成都皮影所剩不多的传承人,不过也许正因为梁老师的身形才正好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时节与皮影相会并钟爱一生的。木偶与皮影的表演有很大的不同,木偶的表演不仅需要演员动作灵活,还需要做出夸张和幅度大的动作才能把木偶演活演的更生动形象,而皮影则相反,只需要手握杆子,用影人能够活动的空间舞动便可,重要的是皮影需要瘦小的表演者,这样才能在不大的幕布后面容下稍多的演员,以便展示更多的人物。

梁老师在和我们聊的很熟之后,变打开了他那神秘的深色口袋,取出皮影说要为我们讲一下皮影表演的动作。本以为这位老汉拿出的角色肯定是他这几十年来演出中的随便一位神话角色,当我们见到那张影人时,真的有些被惊呆了。梁老师拿了一张纸人来,他说这是专门为指导我们演戏而特地赶制的。一位为成都皮影奉献一辈子的老艺人,竟然连一张皮做的影人都没有,确实让我立即感到心寒。纸皮影和老艺人,让我觉得有些悲凉,甚至心痛。不过看到梁老的现场表演,耐心地向我们讲述表演技巧和分解动作时,我们才暂时忘记了之前的种种感叹,重新进入到这位可爱老人的皮影世界里。“角色出场时要走三步亮相,然后理须、整冠、抖袖、作带。。。”

看到梁老师用手中的纸影我们似乎已经忘了她到底是纸做的还是皮做的了,她传达的是感情,接近生活又高于生活。梁老师的一举一动、一提一放,一慢一快,快而不乱,闪念之间,只见影人已抬手顿足或着转身作揖了。梁老师总是那副专注的表情,自己好似与影人已经合二为一,皮影动他也动,皮影笑他也乐,原来他就是皮影,在表演的那一刻他把灵魂给了皮影,皮里春秋一晃48年。

和梁老师聊了很多,关于他与皮影的故事,还有一些他现在的情况,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很深入的了解到他与皮影的种种缘分故事。临别之时,我们送给梁老一副装框皮影,老汉骑着一辆载着儿童椅的自行车从车库出来,“现在我终于有一件真正的皮子做的皮影了。”望着梁老远去的身影我感到很悲凉。一位成都皮影传承人,为皮影事业贡献了48年的生命,退休后却与皮影再无瓜葛了,每天的生活就是闲静地带着两个孙子,如果我们不再向梁老提起皮影,也许他会平淡地读过余生。

皮影,我们唤醒你的时刻到来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