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俊美艺术生涯

亓俊美,生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7月12日,卒于1967年8月14日,艺名 “闺女”,著名蒲剧文武小生,“翎子功”第三代传人。

亓俊美祖籍山东莱芜,其父亓贞喜是位民间艺人,1912年(民国二年),由于灾荒,随父和叔父亓贞玉及姑表兄张进才,肩扛担挑、艰难跋涉,逃荒到山西翼城,落脚世家庄村。7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后由叔父引领,与表兄一起到“八条棍戏班”,以烧茶炉、干杂务为生。10岁时,由叔父举荐到该戏班拜名小生、翎子功第二代传人黄鸿才门下学艺。因黄晚年一直在翼城从艺,加之亓俊美又刻苦用功,勤奋好学,故将其真谛传于亓俊美,因此,青年时期亓俊美就小有名气了。后被翼城县南官庄“家乐”戏班班主崔燕山收为义子。该戏班在翼城一带颇有名气,他不时回乡搭班演戏,很受欢迎。

1925年初,亓俊美入绛县东晋峪李明旭班。1930年前后,亓俊美在当时的一个著名蒲剧班社“庆乐园,俗称“黑斯班”任主要演员。该班名家荟萃,双生双旦,尤以安娃、小秃的艺术竞技红极一时。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亓俊美已是红极一时的文武小生,以“翎子功”表演见长。名驰晋南一方,足涉豫、陕、甘三省。1934年,在杨老六(杨登云)戏班鼎盛时期,亓俊美应邀与老少迷入班献艺,期间,在沁水郝家村业余蒲剧班献艺。后常与杨虎山、筱月来、彭福魁、柳苏全、常振都、牛顺廷、杨宝善等搭班演出。主要剧目有《黄鹤楼》、《凤仪亭》、《长坂坡》、《翠屏山》、《伐子都》等。1945年初,亓俊美应邀参加曲沃县蒲剧团,为领衔主演。

1946年冬,应邀参加了太岳二分区“翼城人民解放剧团”,领衔主演。该团在解放战争中,随军活动于阳城、高平、沁水、晋城、安泽、浮山、翼城、洪洞等10余个县和解放南同蒲铁路的各个战场。在解放运城、临汾、曲沃等战役中,曾到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和太岳第八纵队演出,受到徐向前、王新亭、孙定国、裴丽生、史怀璧等军政领导人的嘉勉。

1948年,剧团随区委撤迁运城(后改运城地委),与当时由西安返乡演员阎逢春等合并演出一队(后改为运城专区实验蒲剧团)。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因翼城县剧团成立不久,演员实力尤为薄弱,亓俊美与正旦史崇义(艺名 “来娃”)、须生张清华(艺名“三兔”)毅然由运城专区实验蒲剧团返归翼城县,以“樊店娃娃班”为基础组建了翼城县胜利蒲剧团。他为翼城县蒲剧团的存在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2年,亓俊美担任翼城县蒲剧团业务团长。当时是剧团最困难时期,剧团收入很不景气,人员思想比较混乱,很多稍有名气的演员都跳槽走了,而他对不少外地剧团的高薪聘请却一一拒绝。每排出新戏都需要购置服装和道具等,没有资金,他提倡由演员捐款来购买,以份子 (工资)高低来摊,当时他的份子最高,应出的钱最多,他依然几个月不领工资,保证了剧团新剧目的排演。在他的努力下,剧团逐步渡过难关,走出低谷。亓俊美表演文武皆能,他的武功纯熟精练、干净漂亮、以简驭繁、少许胜多; 在人物造型的表现上,更是鞭辟入里、刻画入微细腻传神、妙造自然。他表演动作幅度较小,快捷麻利,刚劲有力;其唱腔嗓音脆,无杂音。他能戏甚多,在 《凤仪亭》中饰演吕布,他身着莽袍,头戴翎盔,用翎子功的左摆、右拦、直立,翎子时而单凤展翅,时而双凤齐飞,造型绝妙,刻画出吕布英武、骄矜和轻佻好色的性格,把吕布饰演得活灵活现。特别是吕布佯装依桌而睡,当貂婵上前呼叫时,其翎子即由脑后自然竖起,观者无不为之喝彩称奇。《中国戏曲志·山西卷》 载:“亓俊美在 《小宴》折子戏中之翎子技艺堪称一绝”。在《长坂坡》 中饰赵云,他手持花枪,轻舞重击,对打默契,背上靠旗哗哗作响,无论舞枪、趟马、跟斗、翻扑等,无不神奇惊险,人称 “活赵云”。在《翠屏山》中饰石秀,手持真刀,挥舞起来白光缠身,衔刀背翻跃、劈叉,旋转自如。所饰 《独木关》 之薛仁贵、《白水滩》之十一郎、《战宛城》 之张绣、《黄鹤楼》之周瑜、《三岔口》之刘利华及任堂慧、《伐子都》 之子都、《劈山救母》 之刘彦昌、《美人图》之重耳、《反西凉》 之马超、《拷寇》 之陈琳、《小别母》之石恩,皆受好评。尤以 《小宴》 之 “翎子功”、《翠屏山》之 “盘刀” 享名一时。

亓俊美对待戏曲艺术执著热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向来尊重导演,排戏和演戏一个样,虽然早已成了名角,但从不摆谱。他作戏认真,台风严谨,白天晚上一个样,人多人少一个样,在城市剧院和农村露天舞台一个样。特别是到山区演出,只要观众要求加演他的拿手折子戏,他二话不说,立即改装,不是《提刀》就是 《小宴》,每每观众抱以热烈掌声。他对工作尽职尽责,从来不因为自己的事情耽搁演戏,甚至还带病演出。有时别人因故不能演出,不论大小角色,他都能随时救急,顶替演出。他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品格,使与他朝夕相处的每位领导和演亓俊美技艺高超卓越,为了剧团的进一步发展,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并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后人。他先后培养出的演员有王兆云、陆学武、王存礼、亓建生、李菊花(女)、石文林、李云、孙青梅。还极力输送演员到外地外剧种观摩、学习和进修。在他的建议下,王庚吉、吕王双、张秀娥、王福海、亓建生、陈克、李月英等赴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学习移植了大型神话古装戏 《宝莲灯》。从此,青年演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1955年,晋南专署全区剧团评模亓俊美获 “甲等奖”。1956年,晋南专署派观摩团观看翼城县蒲剧团演出的 《十五贯》。1958年,翼城县蒲剧团以 《貂蝉》和现代戏《三代民兵》 参加晋南专区汇演受到好评。当年在稷山县召开的全国卫生现场会上,特邀亓俊美先生演出 《小宴》一折,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同志对蒲剧翎子功大加赞赏。这一年,亓俊美送其子亓建生到晋南专区蒲剧团拜著名蒲剧艺术家筱月来为师,学习剧目 《黄鹤楼》、《截江》。1959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率陕西省京剧团赴运城演出,诚邀亓俊美表演《小宴》,演毕后,上台握手祝贺,赞不绝口,并请传艺。

同年9月,晋南专区在翼城蒲剧团举办 “翎子功” 特技训练班,由亓俊美授艺。参加学习的演员有晋南专区一团刘生志、翼城剧团亓建生、万荣剧团林永平、稷山剧团薛东元、芮城剧团张玉兰(女)、夏县剧团崔高升。亓建生在其父的基础上有新发展,而成了翎子功第四代传人。亓建生言传身教,又带出一批新秀,现已有翎子功五代传人。1995年,他代表山西优秀剧种赴北京参加中老年戏曲汇演,荣获 “牡丹奖”。员至今都难以忘怀。1959年,翼城县蒲剧团以 《三对面》、《小宴》、《提刀》、《观兵书》 等折子戏参加晋南专署汇演,青年演员王存礼、潘元生、解光礼、韩月仙及导演魏影被选调晋南专署青年蒲剧团。1962年 “五 ·一” 劳动节,王存礼携 《提刀》一剧,赴北京中山公园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受到高度赞扬。亓俊美的优良品德很多。他生活节俭,作风扎实。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名艺人,“吃喝嫖赌抽” 等坏习气,在他身上一丝不染,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他的带领下,翼城蒲剧团的团风享誉全区。

亓俊美先生为建设和振兴翼城蒲剧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曾当选翼城县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65年,“文革” 运动即将开始,古装戏停演,年仅56岁的亓俊美团长被迫提前退休。之后,长子亓建生又受到 “文革” 派性的冲击。亓俊美先生由于思想压力和精神折磨,不久便患了重病,于1967年8月14日病逝于临汾地区医院,享年58岁。

注释:
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由富有组织才能的岳云升 (安邑人) 和二净仇存娃 (闻喜人)、小生文木旦 (夏县人)、须生张太林(万荣人)、“老生泰斗” 王青云、琴师张发盛 (闻喜人)、鼓师杨绪绪(闻喜人) 以及善于交际的赵三黑 (闻喜人) 等八人合资创建于侯马,故名。该班人才济济,技艺精湛,剧目以唱、做、念、打难度较大的西路戏为主,多为名伶擅演的看家戏,与福盛班、云升班、庆乐园齐名,久负盛誉。主要演员有: 名旦 “白菜心”(郧三吉),以及擅演 “三关”(《宁武关》、《淮都关》、《三劈关》) 的 “乔薛红”(卫克昌),“活百花公主” 任福旺,名小生黄鸿才,大净侯长发,二净杨固荣等。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散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