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自己最喜欢的秦腔旦角演员,首推就是李正敏先生了。

自己不是专家,对于李先生的唱腔及其对秦腔艺术的贡献不能品头论足,只有羡慕的份。

最早接触李先生的唱腔是在八九年前,是秦之声栏目播出的李先生的《二进宫》。里边的李艳妃是武红霞老师扮演的,其他二位老师不记得是谁了。当时只觉得好听,回味无穷。后来才渐渐有意识去搜寻先生的其他录音。回家过年,路过县城,发现了先生的《三堂会审》录音带。带回学校,每晚睡前听一遍,总是听不够。后来在渭南新华书店的对面的一家音像店发现了先生的《五典坡》《二进宫》的录音带,如获至宝。开始上网后也注意寻找先生的其他录音资料,与录音带比起来,网上的资料更全,而且很清晰。美中不足的是《探窑》《赶坡》两出戏,前者的录音不是很清晰,只是到了后边“老娘请坐容儿禀”时才显得清晰,后者只从薛平贵和王宝钏的对唱开始,没有开始两人的单独唱腔。而且录音带明显是剪辑的。

对比与先生同时的何振中先生,自己不是很喜欢,只是偶尔听听。何先生的唱腔高亢激昂,自己觉得这是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自己不知道以前的男旦是否都是压低或提高声音,尽量的女声化?

提到李正敏先生,不得不提杨凤兰老师。当自己知道有杨老师其人时,老师已经作古了。对于杨老师为了发扬敏腔而呕心沥血忍痛拍摄《王宝钏》艺术片的精神,很是可贵。提到此,又想起以前有人说秦腔没有流派。对此,自己不能苟同。继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如果只是依着前人的套路亦步亦趋,很难说会有发展。自己不大喜欢郭派传人张虹老师的唱腔,可能是自己没有那个欣赏能力。韩丽霞老师的唱腔很有郭明霞老师的味道,不知韩丽霞是否也是郭派传人?

有时在网上听到某些戏迷上传的自己的唱段,特别是男扮女声,声音是出奇的亮。不过,自己不是很喜欢。角色的性别表现在于外部的装扮,而不在于声音的女声化。唱腔是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声音就是表达的载体。如果仅仅是压低声音而求得形似,只能是一种为演戏而演戏。自己并不是反对女声化,而是说在唱腔上更因该融入对人物内心的表达,这是主要的。

自己至现在还不知道李正敏先生纪念馆的具体位置,还望各位指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