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整修,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安易俗社剧场将于4月1日重新开业,梅葆玖、叶少兰两位京剧大师,豫剧、评剧、晋剧等剧种名家,李爱琴、马友仙、肖玉玲等十几位秦腔艺术家将陆续登台献艺。届时将推出最低380元,豪华包间高达8000元的秦腔票价。“天价秦腔”立刻引起了争议,而把目标观众对准“40岁以上成功人士”的说法更是戏迷和网友质疑的焦点。
易俗社的前世今生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成立于1912年,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被公认为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鲁迅曾先后五次到易俗社看戏,并捐出50块大洋,以帮助解决易俗社的戏曲学校和戏院的经费困难。为祝贺易俗社取得的成就,他亲笔题写“古调独弹”四字,制成匾额赠给易俗社。
西安事变前夕,为了迷惑跟随蒋介石的高级官员,张学良、杨虎城在易俗社安排了两场秦腔演出。2003年和2006年,这里分别被定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0月,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着手制定易俗社剧场的修缮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0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复,要求修旧如旧,保护文物及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说,这次对易俗社剧场的整体修缮花费了1000多万元。
谁是秦腔的观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安经常演出秦腔剧目的剧场包括位于文艺北路的陕西戏曲研究院和位于西一路的易俗社,还有一些秦腔茶座和成为环城公园风景线的自乐班,一些新编剧目展演时也会在其他剧场演出。
记者在陕西戏曲研究院网站上看到,“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已经超过千场,由戏曲研究院下属秦腔团、眉碗团、青年团、小梅花团轮流演出。票价最低10元,最高50元。在记者随机到场采访的戏曲研究院几场演出中,上座率在80%,一些折子戏上演时以20-30岁之间的年轻观众居多。而秦腔茶座以40-50岁左右的戏迷居多,自乐班的受众年龄会更大一些。
易俗社大剧场近几年除用以大型晚会及秦腔艺术节演出外,常演剧目是4D秦腔《梦回长安》,门票200元,定位为旅游演出。这次西安秦腔剧院对易俗社剧场锁定了高端市场——将易俗社剧场打造成一处高级秦腔会所,称要给渴望看到高水准戏曲演出的观众提供环境高雅、演出精湛的场所。
一位在网上搜了西安的秦腔演出信息后专程来看秦腔的外地观众说,来西安旅游,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去看打着“给外地人看”的标签的表演。
秦腔是不是‘阳春白雪’?
西安秦腔剧院总经理雍涛说,“秦腔不是‘下里巴人’,是高雅的‘阳春白雪’”,花费1300万修缮的易俗社剧场,将“定位为服务于政务和商务接待的高端剧场”,“对于普通老百姓,则可以通过送戏下乡等渠道看免费戏或便宜戏。”。
西安秦腔剧院市场部部长张武宏介绍,这次西安秦腔剧院对易俗社剧场锁定了高端市场——将易俗社剧场打造成一处高级秦腔会所,将目标群体确定在40岁以上成功人士、企业家。“我算了一笔账,就算这一年天天看戏,按照最低的票价算不过就5万元,他们肯定担负得起。”
据相关资料,易俗社在上世纪30年代的票价为正座5角、普座4角、边座3角(据《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第十六章,文化经费之易俗社经费收支),而当时一名普通纺织女工的工资为每月30元。如果该女工每天买最低价位的票看戏,一月花费9元,占工资的近三分之一。
在2011年,若一普通工作者每月工资3000元,每天买最易俗社低价位380元票看戏,则一月花费11400元。如果一年中天天看戏,按照易俗社门槛票价380元计算,则需138700元。而2010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44元。(据西安市统计局《“十一五”时期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秦腔发展靠群众还是靠企业家?
3月初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的“戏曲旦角造型讲座”吸引了校内外许多观众,许多同学在讲座结束后纷纷表示,并非不热爱传统戏剧,而是没有接触的渠道,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办,希望能看到现场的秦腔戏表演。
西安高校众多,许多学校都有戏曲社团。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戏曲同盟、西北大学的振兴秦腔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的青年秦腔团等。这些社团的努力,让秦腔在大学校园里有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周末的秦腔茶楼、平时的露天自乐班、每逢演出的戏曲研究院、收视率居高不下的陕西电视台《秦之声》,都说明秦腔最缺少的不是观众,而是更多平易近人的演出。
西安秦腔剧院市场部部长张武宏说,现今秦腔演出多为下乡演出,观众收入不高,演出质量难以提高。
有网友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如果演员以普通观众的低收入降低演出质量,如果为了企业家观众的高收入便提高演出质量,该演员与剧团何谈德艺双馨?又如何传承艺术?”
声音:别被虚假繁荣迷惑了眼睛
50岁的公务员武先生回忆起几年前一次在易俗社看戏的经历,就是单位给发了两张票面价格极高的票,一张他自己使用,另一张以低价卖给了剧场门口的黄牛党。他说,易俗社这样的票价他个人是不能接受的。
建筑设计师金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收入不低,也喜欢传统曲艺,但面对易俗社如此定位的票价,还是有些却步。金女士说,这几年自己只要平时有空都会去剧场看戏,每次人均花费不超过50元,按每周一两次的频率算下来,每月花费在400元左右。而易俗社最低就要380元,在别处看八场戏的价格在易俗社只能看一场。“可能会招待客户去,自己是舍不得去的”。
文化工作者小沈则讲得更直接,他说,秦腔目前正在逐步没落这是事实,要勇于承认这一点,而不是被一些虚假繁荣迷惑了眼睛。一些地方曲种如豫剧、越剧、黄梅戏,比秦腔产生的时间晚,但都发展的比秦腔好,在全国性电视节目上也频频亮相,让本省以外的人们也能了解到。而我们的秦腔却固步自封,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折腾。不想着如何贴近群众,却搞高票价拉开和群众的距离,这只会对现阶段的困境雪上加霜。
80后资深戏迷刘先生无奈地说,让人家去找那些老板去吧。“其实,小剧场就是想弄成老板们的堂会。风水轮流转,发展了这么多年,可又转回去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