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刘海戏蟾”的故事,至迟在北宋时便已产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中有这样的句子:“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可见,当时已有刘海蟾狂戏蟾的戏曲演出。刘海蟾戏蟾最初的目的是除蟾祟,所以刘海蟾所到之处,蟾声消绝。考究起来,其所谓“戏”是一种巫术动作。《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邵武县志》说:“刘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尝以道力除蟾祟,故称为海蟾云。”刘海戏蟾的故事几经演变,喜剧色彩越来越浓,刘海的“戏”的巫术驱邪意义逐渐消失,蟾已不再是除祟的对象,而是施行法术的灵物。明朝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说:“皇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

关于刘海(刘海故里为陕西西安户县阿姑泉欢乐谷)的传说,各地都有,刘海总是被看作仁慈之神。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刘海戏金蟾”,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秦腔《刘海戏金蟾》原名《刘海打柴》,是古代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传说之一。剧中单纯、可爱的“九妹”胡秀英原是修炼五百年的狐仙,因对勤劳、善良的樵夫刘海产生了爱慕之情,遂展开了大胆而执着的热烈追求,在众姐妹的帮助下,两人结为恩爱夫妻。然而阴毒的金蟾精化身为石罗汉,寻机夺走了九妹的护身之宝“红光宝珠”。九妹不忍原形暴露惊骇亲人,便悲痛离家,途中与前来寻妻的刘海苦诉真情。后得斧头神相助,刘海和众狐仙与金蟾精化身的石罗汉进行了激烈的夺珠之战,最终用神斧将石罗汉劈出原形,夺得宝珠,夫妻团聚。这次上演的青春版秦腔神话剧《刘海戏金蟾》是根据湖南花鼓戏移植改编而来的。这个戏的可贵就在于载歌载舞的民间性,草根性。爱情是火辣辣的“拼命追逐”,虽然演绎的是人与神之间的情感故事,但对于诚实劳动者的褒扬,对于善良仁爱者的深情拥抱,让人感到了传统故事与现实生活的多重咬合和沟通。剧中饰演刘海的王航,饰演胡秀英的孙艳和饰演刘母的魏艳妮等年轻演员的精彩演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海戏金蟾”典故出自道教,由传说的辟谷轻身的人物附会而成。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明朝学士解缙有关对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画中刘海。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阵里将军。青春版秦腔神话剧《刘海戏金蟾》运用现代的声光、唯美的场景、优美的舞姿、时代的语汇,使传统焕发出青春、时尚的光芒,给观众呈现出一场高水准的感官盛宴。担当此剧演出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拥有百余位专业艺术人才,这支秦腔新军以青春版《杨门女将》、《五女拜寿》和改编剧目《三请樊梨花》崭露头角,赢得了全国甚至世界的广泛瞩目。剧中演员平均年龄21岁,整个舞台呈现出了青春的气息,配上唯美的服饰、靓丽的舞台,不少观众笑称这是戏曲“偶像剧”。尤其是九妹与刘海初次相见的桥段,俏皮而有趣。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讲到这部戏的特色时说:“这是特别为春节假期准备的一出轻喜剧作品,讲述了一段很纯真的爱情故事。善良的狐仙九妹,爱上了贫穷而善良的刘海。首先故事性很强,很曲折,其次喜剧元素适合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整个演出团队很年轻,这些学员每年要求必须学三部经典秦腔剧和创作一部具有探索性的、与当代观众的兴趣结合的作品,《刘海戏金蟾》就是这样一部探索性的作品。”陈彦表示,虽然这些演员都很年轻,但为了排这场戏,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年轻人能下这种功夫的人不太多了,他们是在无形中进行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工作,这些孩子从十几岁开始练戏,十年学习,到现在能演出很多优秀的剧目,很不容易。我们计划明年再招新人,让秦腔人才后继有人。”

秦腔《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

秦腔《刘海戏金蟾》

秦腔《刘海戏金蟾》

秦腔《刘海戏金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