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秦腔花脸演员张江中再次从甘肃兰州来到陕西西安,他带来的不是唱段或剧本,而是摄像机。正如其现在更青睐于用“秦腔导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一样,他正在致力于用影像的方式将秦腔表演艺术的程式、流派、技巧等忠实地记录并传播下去。
“传承中,有些东西丢了,像木偶、水袖、喷火等绝活都渐渐失传了。而承载众多人才的剧社,如易俗社、三友社、尚友社、五一剧团等老社团,曾经的璀璨也随着时间慢慢暗淡了,地位、影响也大不如从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何玉人眼里,秦腔这些年的生存发展比不上豫剧、山东梆子等,进步稍显有限,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多下功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戏曲演员从开始学戏到能登台演出,付出的艰辛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十年功”绝不是时间和汗水的简单堆积,除学子的个人努力外,更需要有好的引导和传授。“缺乏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支撑,单纯强调戏曲技艺、技巧的传承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这样的传承是没有光明前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贾志刚这样认为。张江中正在进行的拍摄和录制,就是要向广大秦腔学子提供一个扎根文化传统、全面了解秦腔的DVD教学范本。
谈及秦腔教学目前缺乏合格完整的秦腔传统综合教材的原因,张江中表示,长期以来,由于秦腔演员们并不富裕,许多老艺术家又只能示范、无法准确清晰地表述,加之秦腔界长期缺乏权威的研究团队,形成了戏校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少戏校拿其他剧种的内容来填充秦腔教学,导致秦腔传统的东西在丢失、规范在消解,秦腔传统精髓把握不住,日后走上舞台又怎能不迷茫?
对于已经走上舞台的年轻演员,深接传统依然是自我提升的关键。为了强化这一要求,陕西从上一届陕西文华奖专业秦腔电视大赛起,就增加了一个新的环节,即分两轮考核参赛演员对于秦腔戏曲知识及相关文化内涵的把握。“一道‘你所唱的这出戏运用了秦腔音乐的哪些板式’的问答题,竟然难倒了85%的参赛选手!” 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李鑫说,“不讲究”让秦腔的传承发展落到了一些地方剧种的后面。如果演员连最基本的剧情、人物性格都搞不清,又怎能在舞台上诠释好角色?
“秦腔教学不是简单地跟着老师学唱,实际上是文化的传播、精神的传播和方法的传播。”李鑫表示,创新当然重要,但真正的创新绝对是站在多方位汲取优良传统基础之上的。现在对于秦腔来说,抢救和保护仍是最核心的内容。
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深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群众所喜爱,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多次组织力量赴各地考察,采集大量的民俗、民间秦腔史料,拍摄有关戏剧文物资料,组织录制秦腔专题电视片,就是为了把原汁原味的秦腔传之后世。
为了从教学、普及的源头上展示秦腔全貌,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包含20部专著的“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于2011年出版发行。在学术界,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20世纪秦腔史》就在不久前出版发行。在得到西安易俗社、甘肃戏剧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和米新洪等秦腔表演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张江中对于自己的拍摄进程和成果同样充满信心,因为对秦腔传统的挖掘、规范性整理对于传承不可或缺,而这正是广大秦腔学子所必需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