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记者刘晓芳)窦凤琴,出生于1959年3月,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原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省文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艺近四十年,先后在三十多部戏剧中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三十多个舞台人物形象。代表剧目包括:传统剧目《斩秦英》、《火焰驹》、《窦娥冤》、《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新编历史剧《白花曲》、《梨花情》、《麦积悲歌》和现代戏《红灯记》、《朝阳沟》、《思源》等。

陇东大地,人杰地灵,秦腔老艺人窦富民与妻子志趣相投,夫唱妇随,他们养育了四个儿女,孩子们出落得标致大方,皆与戏曲结缘,出生在饥荒之年前夜的大女儿与秦腔缘分匪浅,她就是鼎鼎有名的“梅花”窦凤琴。

九月的一个明媚午后,记者来到水车博览园兰州音乐厅外的空地上,紧张穿梭的工作人员正在搭建舞台、调试音响,好一派繁忙景象。看到窦凤琴正在化妆,记者不禁问道:“您这是要演出吗?”“不是啊,就是化个生活妆。”窦凤琴指着一旁的化妆师笑道。原来,她马上要在一场秦腔选秀活动中担任导师。

翻看窦凤琴的朋友圈,可以看见她的生活是多么充实、丰富,一会儿当评委,一会儿做导师,前不久还应邀担任了兰州文理学院的特聘教授,可谓应接不暇,乐在其中。“现在的‘忙’不像退休前了,如今时间都是自己的,没有实在脱不开的事,有意义、需要我的活动,我都会去参加。”窦凤琴说。

演员离不开舞台,也离不开观众。现在,窦凤琴的生活依然以秦腔艺术为轴心,她马不停蹄地接演出、拍戏、收徒,还到处看演出,继续汲取他人的养分。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恰恰是窦凤琴最忙的时候,她经常受邀到天水、庆阳等省内外各地演出。每到一地,都会得到戏迷的强烈关注和喜爱。站在舞台上,看着观众陶醉在秦腔的艺术魅力中,窦凤琴自己也获得了满足。曾有人问她,为何在功成名就后,还要冒着严寒酷暑,深入条件艰苦的地区演出?“我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起来,现在更要尽我所能回馈给大家。这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人们总爱仰望,喜欢将天生异禀的高度称作天赋。窦凤琴天赋极好,身段扮相具佳,有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小小年纪就被周围的人看作是唱戏的“好苗子”。她天资聪慧,一看就懂,一听就会,加之学习刻苦、勤奋多思,从而练就她在秦剧旦行表演艺术方面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高超表演技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金凤凰”之美誉。

父亲窦富民出身梨园世家,八九岁的光景就离开家庭跟随戏班开始了漂泊的从艺生涯。那时候没有国营团体,都是草台班子。因为长相俊美,父亲少时主工旦角,年纪稍长开始扮演小生,最后又唱过须生。父亲在当地很受戏迷追捧,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角儿”。上世纪60年代,国家成立剧团后,父亲被分到平凉新陇剧团。窦凤琴的母亲出身富足之家,冲破重重阻碍与父亲结合。在父亲的熏陶下,母亲也迷恋上了秦腔,唱起了旦角。后来,受累于子女,母亲不得不与演艺生涯依依惜别,先后调入电影院、新华书店工作。

父母两地分居,窦凤琴小时候跟随母亲生活在宁夏隆德县。“母亲经常在我耳边哼唱秦腔,秦腔就是我的催眠曲。我长大一点儿,母亲还给我讲戏里的故事。”窦凤琴是戏箱里长大的孩子,母亲生下她四十天就开始下乡演出。年幼难免哭闹,可是锣鼓点一起,窦凤琴就住声了,两颗黑眼睛滴溜溜转,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也许是耳濡目染,窦凤琴打小就喜欢秦腔,小学里就是文艺骨干,参加过很多调演活动。

十年浩劫,父亲受迫害从平凉下放到宁县焦村老家。母亲一年有两次探亲机会,她会带着窦凤琴从隆德回到家乡,这样,一家人有了短暂的团聚。白天干农活,晚上搭戏台。父亲拉胡琴,母亲唱一段,窦凤琴唱一段。日子虽苦,倒也其乐融融。在各家各户都没有余裕的年代里,焦村的农家小院里飘出的锣鼓声、秦腔和欢声笑语,是乡亲们绝妙的福利。

父亲是窦凤琴秦腔艺术道路的领路人,都说虎父无犬女,但老人家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戏箱里藏着的小闺女长大后不仅继承了他的衣钵,还与喧嚣的锣鼓声和缠绵的水袖,结下了一生难分难解的缘。1972年,父亲获得平反恢复工作,调入宁县秦剧团。窦凤琴也在这年考入宁县秦剧团,主工正小旦。那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窦凤琴没有继续学业,而是早早参加了工作,这让她一直耿耿于怀,甚至埋怨过母亲。“其实我小时候很爱学习,成绩也不错,一百分是家常便饭。”洗尽铅华,历经岁月磨砺,窦凤琴如今在提及此事时仍透出些许遗憾。

窦凤琴一直是宁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由于剧团小,演员们都是分饰多角,不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她逢戏必演,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丝不苟,精湛的表演和唱腔常常博得满堂喝彩。窦凤琴在每年三百余场演出的基层舞台上修炼艺术功力,通过二十多部优秀传统戏主角形象的成功塑造,从中感悟戏剧艺术的真谛,很快以扮相俊美、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动人而享誉陇东大地。在一年一度的庆阳地区戏剧竞赛活动中,她获取了蝉联四次头名的杰出成绩。1985年,在甘肃省首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中,窦凤琴脱颖而出,她以一折唱功深厚、声情并茂、炉火纯青的《斩秦英》征服了众人,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殊荣。同年,被“拔尖”调入甘肃省秦剧团,走入更为广阔的天地,成为驰名大西北的秦剧新星。

来到省城兰州,迈进更高的艺术门槛,窦凤琴更加潜心于艺术修养的提升与深化,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修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钻研艺术理论,学习和借鉴各种艺术表演,多方位充实自己。“聆听各路名家的唱段是我汲取营养的一个途径。我休息时听,干家务时听,光是录音机就听坏了四五台。”窦凤琴在唱腔艺术上努力创新发展,力求开拓大西北庆阳人的传统特色,逐渐形成了公认的“窦凤琴表演风格”。

如果说《斩秦英》为窦凤琴开创了新天地,那么1994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入围剧目《白花曲》,便是窦凤琴多年艺术积累的杰作。作为一部新编大型历史剧,并无前人可效仿,是纯粹的艺术创造。胡太后这一人物性格层面丰富,表现难度极大,可窦凤琴不负众望,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角色。全国戏剧界专家和各地同行无不给予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省内报刊,均有专家撰文赞颂她鲜明的表演艺术特征,即追求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高亢而细腻、富于感情变化的唱腔,有程式而不拘泥于程式、用技巧而不显弄技巧的新鲜等,穷尽溢美之辞。1997年,窦凤琴迎来了她的艺术巅峰——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成功没有捷径,也绝不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它来自于长年累月的勤学苦练。几十年的从艺生涯,秦腔早已融入了窦凤琴的生命,他们相互依存,难分难舍。

如今,窦凤琴又承担起培养新人的重任,先后收了几个徒弟。她对爱徒晁花兰赞赏有加,夸她“很有潜力”。晁花兰是兰州市秦剧团的新秀,她的嗓音、扮相、悟性和艺术灵感都很好,行当也与窦凤琴接近。窦凤琴对新人要求很严格,她告诫年轻人,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荣誉时常与汗水、泪水相伴,除了勤学苦练,多看、多学、多唱、多请教,还要尊师重道,对秦腔艺术充满敬畏,才能将其发扬光大。窦凤琴坦言,做到这些并不易,不仅需要经年的磨练和领悟,还要始终对戏曲保持一颗单纯的初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