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上可谓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的价值”——被王绍猷用笔墨如此形容的,并非京剧等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剧种,而是千百年前就开始流传于西北苍茫大地的秦腔。

生于1940年农历正月初二的貟宗翰老先生,将在2010年春节之际迎来他的70大寿。作为新中国秦腔艺术最为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与秦腔艺术的不解之缘,也已经将近60年了。

秦腔是相当古老的剧种,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今西安)生长壮大起来,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自古以来,关中地区(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貟宗翰出生在离西安25公里的咸阳,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也和兵马俑等出土文物一样,是一个地道的“古董”(咸阳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首都)。

貟宗翰自幼酷爱秦腔艺术。五六岁的时候,晚上经常一个人偷偷跑出去看戏。当时,只要打听到哪里有秦腔戏上演,他每场必到。由于家庭贫困,没钱买票入场,他只好偷偷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往里溜。就这样,小貟宗翰对传统的秦腔艺术着上了迷。

1952年,貟宗翰小学毕业后,为了补贴家用,父亲让他去学个手艺,好有口饭吃。最初,父亲想让他跟西安的澡堂子里的熟人学徒帮工,给人搓背,但是貟宗翰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随后又找了些别的营生,但貟宗翰都不愿意干。父亲纳闷地问,你到底想干啥?

“我啥也不想,就想唱戏。”年仅12岁的貟宗翰斩钉截铁地说道。

当时的西安有三大戏班: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貟宗翰经董瑞生老先生引见,来到三意社(现秦腔二团)学习秦腔表演。在面试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当时面试的老师们让小貟宗翰自己选择一段戏现场表演,老师们好观察一下他的音色和基本功是否值得培养。没想到小家伙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亮嗓子就来了一段《折桂斧》(后改名为《打柴劝弟》),这《折桂斧》是三意社社长苏育民老先生的拿手绝活。“敢第一次登门就在三意社唱《折桂斧》,这孩子不但嗓子好,胆气儿也够大!”面试的老师对貟宗翰赞不绝口。

在三意社,貟宗翰主工须生,师承名艺人张朝鉴、李天堂、李庆增等,并且得到苏育民、封至模等艺术家的精心栽培。“师父引进门,学艺在个人。”这是贠宗翰的座右铭。当时学艺条件差,贠宗翰一年四季都在院子里练功:夏天头顶烈日,冬天冒着风雪,为他日后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入科半年后,貟宗翰就开始登台演出,开门戏为《苏武庙》。相继又演出了《苏武牧羊》、《穆柯寨》、《四进士》等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