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编正在打瞌睡,突然传来一声铿锵有力的声音,猛的将我从梦中惊醒。寻着声音,走到泉城生态园福津院一看,有一群人拿着鼓、二胡等乐器,还有一人正在放声歌唱,走到旁观者跟前一问,原来是两河口清水沟的民间艺术家们在唱秦腔。
白龙江边,茶园里,喝着清茶晃头击节者合拍低吟。舞弄出的绝不是相声小品什么的,而是秦腔。悠悠秦腔,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感叹着什么,呼喊着什么……
关于秦腔的产生,贾平凹解释说与黄土高原的空旷贫瘠有关。空旷孕育了粗犷,所以秦腔唱腔多高亢激扬,像是憋足丹田底气拼命吼出来的。贫瘠滋养了朴素,所以秦腔唱词多通俗平实,琅琅上口。因为诞生于黄土地,成熟于饱受汉唐文化滋育的八百里秦川,所以土生土长的陕甘人学唱秦腔比较容易,差不多都能吼上两句。因为文辞朴素,所以众口相诵,相传久远。
舟曲有许多秦腔爱好者,逢年过春节大戏就没有停过。有些村子上为了春节期间热乎热乎,每年腊月二十几,村里大喇叭就召集爱好者去排戏。听一位戏迷说,他们排戏根本没有现成的剧本,都是靠老演员亲口传唱。对于不太熟练的,几个老演员在一块对对词儿,准没问题。
春节时期,随着显得有些破旧的大幕徐徐拉开,亘古的腔调便伴随着桃符和瑞雪悠悠而来。观众不少,小商小贩盯准小孩装着压岁钱的荷包,将瓜子、气球等小物件摆了长长一溜,引得小孩缠着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不放。一些顽皮小子蹲在地上看热闹,或在人群里捉迷藏;淘气小子甚至往人群中扔鞭炮。观众中看得最认真的当数那些披着棉袄的长辈,尽管演的是他们看了无数次,但他们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任凭白天寒风凛冽,夜晚雪花飘飘,以及晚上回家小路拐七拐八。
秦腔悠悠,承载着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宣泄着山乡人民质朴的情感和美好的憧憬,传递着黄土高原原汁原味的文化和奔走西口的豪迈。
当今社会,也许能听懂那一声声时而苍凉、时而豪放、时而凄苦的唱腔中一个个古老的故事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只要静下心来看戏的人,就会体会到你在戏里,也在戏外,远处滚滚红尘中那些脚步匆忙的男男女女,其实都生旦净末丑挂着脸谱,正上演着各自平淡或离奇,热烈或寂静的人生故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