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秦腔一声吼,台底下百姓同悲喜。1000多天来,此情此景重现西安。

一度也成了“黄昏艺术”的秦腔怎样走出窘境?答案是:低票价、高品质,加上关注眼下“草根精神生态”的新创现代戏。

每到夜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门前,一排排红灯笼便齐刷刷亮了起来。三五成群的百姓,走向红灯笼亮处,那儿渐渐人头攒动,喧闹起来。

干嘛去?花10元、20元或者30元,听秦腔!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而今的西安百姓很惬意,因为“走得进剧场、听得着秦腔”。与时下许多演出动辄数百上千的票价形成鲜明反差,秦腔在西安走的是“平民路”:培育观众、培育市场、培育健康文化生态,惠及广大百姓。1000多天来,这里演了1200余场,每天上座率都在90%以上,将近50万百姓欣赏秦腔。

记者在西安采访,几次走进剧场,先后观看了新编历史戏《五女拜寿》和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前不久再次前往,亲历了现代戏《西京故事》上演时台上台下一样感人的场面。“这出戏我看3遍了,每次都忍不住流眼泪。”一位年轻女观众告诉记者。

走平民路

偏高的票价,把百姓挡在了剧场门外。剧作家魏明伦曾调侃川剧的“不观之众”越来越多,“秦琼卖不掉黄骡马,顽童奚落,怨得谁来?”

秦腔是西北百姓的最爱。曾几何时,民间每办庙会,戏台上秦腔一声吼,台底下满身尘土的百姓万头晃动,他们坐着板凳抱着娃,磕着瓜子,与戏中人一同喜怒哀乐。然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秦腔也成了“黄昏艺术”,如同全国其他地方戏曲一样,观众流失,市场萧条……

最近这3年来,秦腔为何能走出困境?“回颜有术”靠的啥?

曹禺文学奖获得者、剧作家陈彦告诉记者:“我们的观念转变了。”一方面,要让老戏迷走得进剧场;另一方面,“老派”的秦腔要努力吸引中青年观众。“走平民路”有两层含义,一是名家名团必须放下架子;二是秦腔得有新创作,得关注眼下“草根的精神生态”,把有价值但被浮泛而多变的流行湮没的东西“打捞”出来,写成百姓爱看的现代戏。

明确了思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着手打造“西安天天有秦腔”文化品牌。2009年,在得到省“文化惠民工程”资助之后,他们推出30元、20元、10元的“超低平民票价”,但与低票价划等号的是“高品质”——戏曲表演艺术家李东桥、两度获“梅花奖”的李梅等名角儿,都长年坚持在一线演出。

他们力推的秦腔新戏,则把许多年轻人拉进了剧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新戏,有两类。一是从传统经典中精选剧目,二度创作,使之更亲近如今的观众;二是打造原创现代戏,《西京三部曲》是其中的代表作。

而今,戏曲研究院有四个专业演出团队。连续几年,开年新戏《五女拜寿》、《三请樊梨花》,新编历史剧《鱼腹山》、《杜甫》,青春版《杨门女将》以及《血泪仇》、《梁秋燕》、《迟开的玫瑰》等原创现代戏,轮番或同时亮相于城市、农村、大学校园的舞台。

写平民戏

作为全国现代戏创作的重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直努力发掘现代题材,表现现实生活。

陈彦历时十余年创作的平民戏《西京三部曲》,因彰显寻常百姓的人性光辉而叫好又叫座。8月底,《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当《迟开的玫瑰》来到宝鸡陈仓在农村户外上演,眼看三四万农民闻讯蜂拥而至,急坏了全国劳模李黑记:“戏太好也让人操心,一下聚起几万人,有谁给挤了、踩了,出了事就是不得了的大事。真没想到现代戏也这么好看,让人看到眼泪巴咂的。”这出戏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演出时,向来很少看戏曲的大学生们,送上了117次掌声。

陈彦告诉记者,他写《西京故事》,灵感来自劳务市场:“我常常路过那个劳务市场,看到了成百上千双渴求的眼睛。他们等待一份工作,或许就是小区清洁工、家务钟点工……这个社会底层群体的内心世界,难道我们不要关注吗?”

有专家说,这样的戏,只有站在泥土地上、呼吸着泥土味的人才能够写出来,才能够赢得深深的共鸣。《西京故事》才搬上舞台5个多月,已成为演出市场的大热门,创下演出104场的纪录,视频在网上盛传。许多观众看后说:《西京故事》贴近生活,反映时代,情节没多少跌宕起伏,更不见“三五步走遍天下”的神奇人物,但其中有每个人都渴盼的真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