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娥是西安易俗社的著名秦腔演员,主攻青衣,兼攻小旦,她1971年出生于咸阳,1998年调入西安易俗社。她先后在《黑叮本》、《铡美案》、《玉堂春》、《五典坡》、《三滴血》、《游龟山》、《窦娥冤》等多出戏中扮演主要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海娥目前不仅是秦腔青衣行当的中坚力量,更是秦腔舞台的实力派演员。从《黑叮本》中位高权重不可一世的李艳妃,到《铡美案》中出身贫贱志不可摧的秦香莲,再到《游龟山》中青春年少勇敢坚毅的胡凤莲,塑造这些年龄性格等跨度很大的人物形象,朱海娥都能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唱作念打的艺术形式将她们塑造得形象传神,生动饱满。

先说说她较为拿手的戏曲,这就是戏迷熟悉的《黑叮本》,这出戏是秦腔花脸、正旦、须生能够施展才能的代表戏之一,尤其正旦,需要演员具备坚实的唱做功。朱海娥敢于知难而上,经过排练并在唱念功上下了很大功夫,经过多次舞台实践,成功的塑造了李艳妃这个个性特征明显的人物形象。从出场的引子到定场诗,朱海娥的道白坚定有力,透漏着威严,再加上她在身段、台步、做派上的细心刻画,言谈举止体现出了位高权重的女皇的特有气质。一出场从气势上就抓住了观众,把观众尽快带入戏中,对剧情充满期待。戏的高潮是“叮本”的对唱:“皇兄殿角休撒野,你打我父我是谁”。双锤乱弹首先由李艳妃唱起,她神气十足,摆出一副女皇的驾势,实想以此将定国公徐彦昭的义愤情绪压下去,谁知徐彦昭越说越气,二人争吵更加升级,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双锤”转为“紧代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垛板”或“叮板”,她越唱越快,字字清晰,这可是唱腔中较难唱好的板式,朱海娥抓住了人物,把握好了度,整个唱段紧而不急,快而不乱,忙而不慌,字字玑珠,清晰明了,唱句中包含着李艳妃作为女皇的威严权势,是以理相争,而不是吵架撒泼。每到此处,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无论气质扮相还是唱腔道白,朱海娥都紧紧抓住了李艳妃这个人物的性格心理,表现出了李艳妃位高权重的气势和禅让江山时的自负傲气。她成功地把握角色,演出了人物的神气、傲气和霸气,人物从前到后感情的处理及过渡与剧情紧密结合,从出场到高潮,层层展开,步步推进,连贯自然,一气呵成。说到这里,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出《黑叮本》,其中演李艳妃的演员为了显示皇威,错误的采取了一些肢体动作,如抬头,斜视,挺胸,怒肚,后面的对唱更是吐字不清,仿佛气急败坏的对骂,演员只顾装腔作势,没有内在的东西支撑,使人感到虚假,脱离了人物,给观众造成审美厌倦,对比中更显现出朱海娥刻画人物的细腻逼真。

再说朱海娥在《铡美案》中饰演秦香莲,这个戏观众非常熟悉,许多唱段耳熟能详,但是人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观看此戏,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看演员”:看你这个秦香莲和那个秦香莲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别使人赞赏的地方?《铡美案》一剧的情节开展和矛盾冲突一直都是围绕着秦香莲的悲惨遭遇而进行,秦香莲成了双方冲突的主要人物,朱海娥从《闯宫》、《杀庙》、《告状》到《前后三对》,一步步紧密衔接,深入刻画人物,秦香莲从起初的满怀希望到后来的气愤抗争,由柔弱无助到刚强坚毅的逐步进展,朱海娥通过自己细腻的表演把观众带入了秦香莲的内心世界。历尽艰辛见到陈世美,秦香莲苦苦哀告却被赶出宫门,其中的失望悲痛可想而知;韩琦自刎,更加激发了秦香莲的仇恨,也坚定了她前去告状的决心。在《告状》和《前三对》中,朱海娥结合自己嗓音特点,灵活地运用高低音,高处高亢挺峭,着重抒发人物的愤懑悲痛,低处低沉浑厚,着重表达人物的心酸忧伤。高低起伏,一气呵成,既表达着人物的诉说,又暗含着人物的沉思。《后三对》中,在包拯赠银后,朱海娥“听罢言来心冷淡”一段唱从人物出发,她唱得动情自然,仿佛面前呈现得是一幕幕的辛酸往事,观众听得心酸喉哽,不由对秦香莲凄惨的命运产生悲悯。最终包拯也被撼动,不畏权势,怒铡陈世美,这也是秦香莲苦苦坚持的结果。朱海娥成功地把握了秦香莲的性格特点,从前到后感情的处理及过渡与剧情紧密结合,唱腔表演浑然一体,轻重舒缓有度,使得她饰演的秦香莲唱入耳,形入心,观众百看不厌。

在《三滴血》中饰演李晚春,应该是对朱海娥挑战性最大的一个角色。因为在她担任此角之前曾有易俗社秦腔名家肖若兰已为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特别是对她的唱腔更是赞赏有加。朱海娥在名家名戏面前压力很大,怎么办?朱海娥知难而进,她想到了前辈名家张咏华,以她为榜样,深刻理解人物,吸取了肖若兰老师刻画人物的特点,从人物剧情出发,用细腻传神的表演,以自己甜润的嗓音唱出清脆柔美的情意,异声同曲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她的成功不但在陕西观众中受到好评,就是2009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陕西秦腔文化周”演出中更是受到北京广大观众和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她和易俗社同事们的演出为秦腔秦韵增了光,也为陕西在京举办的文化周赢得了荣誉。

能在戏曲艺术上取得成绩并受到观众的喜爱,不仅缘于朱海娥具备良好的天赋条件,更得益于她后天的刻苦努力与细心钻研。朱海娥总是孜孜不倦,锐意进取。在演出中,无论角色大小,朱海娥都能认真琢磨,向老师请教学习并根据自身条件处理好细节。良好的条件加上她后天的勤奋刻苦和细心琢磨,使得朱海娥刻画的人物形神兼备,打动人心。朱海娥因为对艺术的执着和进取,因为自我的刻苦与勤奋,终于磨砾成金,形成了唱腔甜润清脆,张弛有度,表演细致入微,自然大方的艺术风格。

文化是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朱海娥平时也注意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地阅读剧本,深刻地剖析剧情,仔细地品味剧中人。根据人物身份,所处环境,把握人物内心变化,塑造人物性格和情感。加上她从小练就的扎实功底,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惟妙惟肖,演什么就像什么。她主演的《窦娥冤》、《黑叮本》、《铡美案》、《三滴血》、《游龟山》等多部戏,给人留下不灭的记忆。她发音纯正,行腔流畅,用气饱满,咬字准确,人们听起来感到 婉转圆润而不轻浮,清脆甜美而不佻薄,深沉浑厚而不僵化,宽广恢宏而不生硬,嘹亮悠扬而不冗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回味。往往在这时,观众的心灵都会受到撞击,都会引起共鸣。她演《窦娥冤》时,怒恨冲天,泪珠滾下,三粧誓愿将窦娥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恨和坚决 抗争的性格推到顶点,观众情绪激动,有的咬牙切齿,有的顿足捶胸,有的仰天长叹,有的手摸泪眼,…… 他们深深地被弱小无助,善良正直,至死不屈的窦娥所打动。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硕果,从艺以来,朱海娥不仅得到观众的好评,而且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大奖:1996年获陕西省折子戏大赛一等奖;1997年在西安市传统剧目展演(〈铡美案〉)中饰演秦香莲一角荣获一等奖;1999年获陕西省新百名清唱大赛一等奖;2009年获第四届陕西戏曲红梅大赛一等奖,同年又获全国戏曲红梅大赛 “金梅花” 称号;2010年在陕西省演唱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太平洋音像公司出版她的“演唱专辑”。她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应邀陕西广播电台戏曲栏目专访。历任西安市戏剧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理事。这些奖项和荣誉,既是对朱海娥十几年艺术生涯的肯定,又是鞭策她向更高的艺术高峰攀登的动力。

艺术的创造是无止境的,而成绩总是垂青刻苦奋进,永不满足的进取者。正如朱海娥所说:“只有结合自身条件,刻苦学习先辈艺术家的精华,才能取得成就。”是的,只有这样,刻苦学习再加努力揣摩,才能创造出波澜壮阔、动人心魄的艺术形象。愿朱海娥以前辈名家为榜样,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坚持传统戏曲美学,坚持学习运用传统戏曲声乐理论,注重“气为声之本”,“字为腔之骨”;继续唱出地地道道的秦声秦韵,为满足广大西北观众的欣赏趣味,为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而努力!在振兴秦腔过程中使传统艺术不断得到丰富提高,为繁荣新时期的文化事业不懈努力,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做一名人民喜爱的好演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