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陕西省文化厅组织、主办的“陕西秦腔文化周”在北京举行。12场演出、6台剧(节)目,将首都万余观众的目光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媒体的镜头紧紧地锁在了剧场。此次活动是陕西省文化厅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把陕西建设成为西部强省,主要体现在经济强、科教强和文化强上”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践行陕西文化“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走进去”战略的一次成功尝试,是“落实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的一项惠民政策。

“陕西秦腔文化周”的成功举行,为秦腔艺术的发展、为陕西文化的繁荣,带来了诸多启示:陕西文化一定要“走上去”,走向新的发展境界,攀登新的发展目标;陕西文化一定要“走下去”,走向农村、走向社区、走向基层群众;陕西文化一定要“走出去”,走出潼关、走出国门、走向更广阔的展示舞台;陕西文化一定要“走进去”,走进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走进发展变化的新市场、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

那一声秦韵,历久弥新

——记“陕西秦腔文化周”难忘瞬间

天寒地冻却热情不减,长途奔波却满心欢喜,这便是记者在8天时间里所亲眼看到的观众表情。“三四十年没有看到这么大规模、高水准的秦腔演出了”“敢于冲破编制局限,将优秀演员重新组合,是秦腔发展的一条新路子”“县级剧团进京演出,这在戏曲界是极为罕见的,得需要多大魄力啊”……关于“陕西秦腔文化周”的话题从四面八方涌来,诸多细节让人难以忘怀。

他们在现场——

在新编秦腔古典剧《母子恨》演出现场,有一名观众:晁健,某档案馆研究馆员。1965年来京工作的他,对秦腔有着深厚的感情,连续5天都沉浸在美妙的秦声秦韵中。提起秦腔,晁健便想起了父亲。“父亲虽只有小学文化,但他特别喜欢秦腔,从戏中他能看到很多礼仪、道德、对错,并用这些来教育子女,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晁健说看戏不仅是图个乐呵,更重要的是看到戏背后所隐藏的寓意,“《母子恨》所揭示的家庭教育问题就令人深思”。

在秦腔经典传统剧《三滴血》演出现场,有一名观众:杜小强,京剧票友,北京人。身为“80后”的他不仅喜欢京剧,也喜欢其他地方戏,“只要是经典我就喜欢”,一语中的。拍照、哼唱、鼓掌,近3个小时的演出,小杜一直盯着舞台,生怕错过“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机会。“不是我们不喜欢戏曲,而是接触的机会太少,一旦喜欢上,那就是一辈子的事”。临走时,小杜告诉记者,希望在北京能经常看到秦腔。

在新编秦腔历史剧《浣花溪赋》演出现场,有一名观众:玛丽卡,法国人。已在北京生活了7年的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甚感兴趣。“太浪漫了,太好听了”,说着说着,玛丽卡就竖起了大拇指。

在秦腔现代戏《桥弯弯月圆圆》演出后台,有一名观众:季节,北京某秦腔票友组织成员。从事文字工作的她,下午4点便来到了剧院,或与演员唠唠家常、或静静地看着演员化妆,满脸的欣慰与喜悦。和她一起来的,还有数十名秦腔票友,这些活跃在首都的秦腔迷得知文化周在京举行的消息后,便组织成员每晚跟场,“听到家乡戏,我们打心里高兴,板胡声一响,我们的精神马上就来了”。不管远近,大伙无一例外地按时到场,直到演出结束剧场空无一人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新编秦腔历史剧《杜甫》演出现场,有一名记者:小李,供职于北京某报社。离开场只剩10分钟,小李大发感慨:怪了,戏都快开演了,观众还不进场,却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剧院大厅?其实,小李哪里会明白,这是陕西人独有的特点,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他们,唯有在听到乡音时,才会如此。即使是彼此陌生的人,也会因为秦音,而自然地聚在一起。

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有四位特殊观众:他们是剧院工作人员,一边坚守着自己岗位,一边聆听着悠扬的秦声。演出结束,他们很是激动,“像今天这么火爆的场面,在剧场以往都是没有过的,秦腔的魅力还真是大!”

他们在幕后——

大雾弥漫,冰雪覆盖。绵延的高速公路上,大型货车、客车、小轿车连成一片,如长龙般静卧在浓浓的雾气中。微弱的灯光,一闪一闪。咸阳人民剧团的道具车便夹在其中。不知过了多久,车动了,虽然如蜗牛一样。行至洪洞县时,意外发生了。

俗语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辆货车突然侧翻,车厢上的货物重重地压在了道具车上。刹那间,《浣花溪赋》剧组的所有道具被毁,眼看着两个多月的心血就这样没了,咸阳人民剧团舞美队队长李群安和后勤工作人员张兵团急得都哭了,一下子瘫坐在冰凉的路面上。“这下完了,演出日期马上就到,怎么办?”一个天大的问号顿时压在了他们头上。联系团长、寻找车辆、装卸道具,终于,没日没夜的付出有了回报。11月16日凌晨四点,在路上艰难行驶了5天的车队顺利抵达北京。

那边在路上费尽周折,这边早已开始准备工作。黄中继,咸阳人民剧团舞美师。虽退休多年,但团里的任务一个都没落下。得知道具被毁的消息,老人一句话都没说,带着徒弟加班加点对道具进行修补,整整24小时,眼都没合一下。当最后一件道具修补完成时,老人的心总算放下了。

看着大伙拼命地工作,团长田明满怀感激之情,“关键时刻,我们没有一个人掉链子,剧团成立60年了,这是第一次进京演出,大伙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为了将剧团的实力、将秦腔艺术婉转的一面展示给首都观众,我们怎么拼命都值!”

演出如期举行,观众被优美的唱腔和音乐深深地吸引着、陶醉着,他们哪里会知道这部舞台作品背后的艰辛呢?

在陕西省文化厅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陕西秦腔文化周”专家座谈会上,有一个观点:“陕西秦腔文化周”对当前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冲破以往“各自为阵”的局限,集中全省优势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展示秦腔整体面貌;打破以往进京演出只有大院大团的惯例,为地市、县级剧团提供机会和平台,展示秦腔综合实力;在当下戏曲以“大制作大杂烩”为卖点的氛围下,陕西秦腔反其道而行,将“质朴风”带到北京,实属不易;纠正以往人们认为秦腔只会“吼”的误导,重申秦腔也有委婉缠绵的一面。

在记者的手机上,有一条短信:观众李寒力观《桥弯弯月圆圆》有感——天寒地冻银雪盖,高亢秦韵晋京来,大腔一曲释胸怀,热耳炽心泪滚滚,桥弯月圆人为本,彪炳德性若北辰,眷眷真情铸大爱,唤醒眠忧育华彩。还有一条,是陕西乡党谭教授看完《三滴血》后的心情——戏非常精彩,高潮迭起,引人入胜,这几天我看到了最高水平的秦腔演出,很经典很美妙,感谢陕西省文化厅带团来北京演出!

在某戏曲论坛上,有一个跟帖:这样满满当当的观众席,让人难以相信是在北京,我以为是在兰州或西安呢!跟帖上面是4张反映《三滴血》演出时火爆场面的图片,只见剧场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坐着观众,演出结束时,观众或坐或站,掌声响成一片。

他们在台上——

秦腔现代戏《桥弯弯月圆圆》不仅让无数观众落泪,更让观众见识了秦腔人的那份坚韧与敬业。

一轮明月,一座小桥,诗一般的意境。身着红色上衣的李娟站在小桥中央,正忘我地倾述着主人公的心声。就在这时,小桥出了一点意外,可李娟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演出,很快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角色当中。

“一个好演员的标准是什么?李娟给了我们答案!”、“李娟好样的,是咱秦人的性格!”、“什么叫做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什么叫做陕西的文化精神?李娟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当晚,很多观众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问候李娟,并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在《大秦之腔 华彩乐章——秦腔名家经典荟萃》演出现场,有两位演员: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友仙。前者75岁高龄,后者年近古稀,一段“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一段“西湖山水还依旧”,赢得无数掌声和喝彩声,可谓宝刀不老、风采依旧。她们,让观众见识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独有魅力。

作为中国梆子戏的“鼻祖”,秦腔历经岁月淘洗,至今仍备受欢迎,原因何在?因为秦腔有着广泛的群众根基,有着一大批在艺术沃土上辛勤播散的耕耘者,更因为秦腔是从秦人骨子里流出来的文化,是和秦人的血液融在一起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光华尽失,反而会历久弥新,更加光彩。(本真·刘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