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京曲剧团《烟壶》由文化部推荐,参加了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时隔两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找上门来,邀请《茶馆》再度赴申,参加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挑剔和精明著称的上海人,在极力推行市场化运作的艺术节上,把极具地方特色的北京曲剧再度请到上海,看中的到底是什么?

10月22日晚,记者来到北京曲剧团排练场地,看到曲剧《茶馆》的连排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几十位演员连同乐队,情绪饱满地把一出两个多小时的戏完整地演下来,一气呵成,如同正式演出一样投入。没有布景,没有灯光,演员们也没有上装,但两个小时的排练,却把惟一的观众看得如醉如痴,也由此悟出了些许道理。

用质量创出品牌

对于文艺院团来说,优秀剧目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它的品牌。对观众来说,品牌是质量的保证,也是吸引力之所在。有了品牌就能吸引观众,也才能由此形成市场。

相比北京人艺这个知名品牌,北京曲剧团并不具备这种条件,但他们始终有一种品牌意识。作为北京的地方戏曲剧种,这些年来,北京曲剧团一个剧目一个剧目地积累,排一个成活一个,演一个修改一个,哪一个都要达到相当艺术水准再演上百场。他们不靠炒作,也不人为地制造轰动,而是一个戏一个戏扎扎实实创作演出。《烟壶》、《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金菊花奖不说,更重要的是,《烟壶》、《茶馆》、《龙须沟》哪个戏都演出超百场,经受了观众的检验。

《烟壶》演到了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又第一次“南巡”——在南京、苏州、常州等地巡演,让江南观众认识了北京曲剧;《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又演到了台湾,引起极大轰动。曲剧《茶馆》被认为丝毫不逊色于北京人艺《茶馆》,另有戏曲的独特风味。而在曲剧团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目中,《茶馆》又成为曲剧团的看家戏,代表了曲剧团的创作水平和演出水平。1998年,《茶馆》把工人俱乐部改成了“茶馆”,连续演出100场,成为当年重要的文化事件,也使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了曲剧的剧场。

大量创作演出老舍的作品,使用的是京腔京韵的北京方言和地方曲艺音乐,又使北京曲剧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惟一剧种惟一剧团,这天下第一团的独特风格,使北京曲剧团站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优秀剧目的积累和艺术风格的逐渐形成,使北京曲剧团创出了品牌。品牌的形成又使曲剧团打开了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烟壶》的演出使北京曲剧团在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站住了脚跟,并因此迎来了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邀请。可以说,上海人看中的,正是北京曲剧团的质量与水平,是曲剧团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艺术品牌。 有市场还要会运作 然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演出市场站有一席之地又谈何容易!怎么样把潜在观众找出来并请到剧院,也得大费脑筋。

北京曲剧团在拼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了对自己的宣传。在新创作的剧目《四世同堂》中,他们提前对剧目进行宣传,分不同阶段对主创人员、作曲、主要演员进行宣传,吸引观众关注新剧目的上演;他们请来了北京四世同堂的家庭观看演出,请来了一些演出公司的经理看戏订戏,还把北京高校剧场的负责同志请来看戏,为曲剧进入大学做好准备;他们还准备了观众调查表,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观众的兴趣、爱好做了调查,并建立了档案;他们电话订票,主动送票上门;他们还与电台合作,把演员与主创请到了直播现场,和观众一起做节目,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为了使演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北京曲剧团在接到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邀请的同时,由团长亲自带队参加演出交易会,并把目标设定在上海周边地区。经过努力,他们争取了南京、常州、苏州、扬州,从10月30日开始每地演出两场,并于11月10日、11日参加国际艺术节,在上海逸夫舞台演出两场。这样一来,演出成本大大降低,也借此机会,使北京曲剧再度与江南观众见面。

靠自己的艺术实力,靠自己的市场意识,北京曲剧团正在不声不响地创自己的名牌。尽管现在还有差距,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相信北京曲剧团的明天会更美! (中国文化报 徐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