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农民组成的同乐社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曲剧是在河南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称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装,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有简单化装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 "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郑铁炉村朱万明和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业余性质的演员)朱万明、马清波、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哄过戏)提出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剧目。这使高跷曲子走上了台子曲子。二个月后,农历六月十三日,李洼村这天年年为龙王庙唱庙会戏,,就在庙门前垒个0.5米高的一个小台子,上面打了棚,后面挂了一大块红布,叫遮堂布,这就像舞台了,由伊川的耿庚辰.,孔海东,刘金水....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李圪嗒.....等二十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戏,模仿当地的越调和靠调(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铜器。唱的有“丁郎认父”“天河记”“刘全进瓜”“武松杀嫂”“书馆会”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后来叫河南曲剧。河南曲剧正式诞生了。庙会戏后,消息传的很远,来邀请为他们祝兴演唱的不断,就招来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员外出演出,又在红布上写了“醒民剧团”四个大字。这是国内最早的曲剧团。在1927年开始到外地演出谋生。很快影响到附近县乡,又有了多家演唱组织。这种去掉高跷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在20年代后期已较普遍。也影响到了朱万明,他们在1928年,又在洛阳看了文明戏(通俗话剧)的演出后,受到相当大的启发,思想有所转变,便与"玩友"结伙进城,在洛阳老集的一个炕院("胜利舞台"原址)演出《戒大烟》、《放足》、《李豁子离婚》等时装戏,受到欢迎。30年代起,舞台曲子逐渐向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戏剧的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等戏曲剧种的打击乐,并根据演唱伴奏需要丰富了管弦乐,剧目也渐渐由演家庭生活戏而偏向于演历史戏(袍带戏),由演中小型戏而演大戏,各行当也逐渐完善起来。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剧戏班还是停留在业余性质: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一个班社也仅十余人。他们在演出时也不讲戏价,只求管吃。若收到馈赠钱物,则全班社平均分配。当时,在汝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都先后出现了高台班。
1930年前后,较为知名的高台戏班社有四个:一、以朱万明为首的班社,以洛阳一带为其活动中心;二、以刘乐为首的戏班,经常在孟津、新安一带活动;三、由胡定、刘宝才带领的戏班,经常在漯河、叶县一带活动;四、由秦中旭、李永治带领的戏班,经常在登封、偃师一带活动。
到抗日战争时期,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阳、界首等地开始出现半职业性剧团,知名演员有杨德富(艺名洋白菜)、李金波、陈万顺、陈玉佩(曲剧最早的女演员)等。具体象在1939年李金波在安徽界省文化村与戏剧家焦菊隐同台演出《高平关》;1940年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很多曲剧艺人被迫流亡到南阳等地结成职业班社,从而以南阳为中心,进行演出活动,有些班社还到湖北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等地演出,更有一些艺人沿陇海铁路流亡到宝鸡、天水、兰州等地,其中以赵自安、马德山创建的幻而非曲子社最著名。1943年,李金波、张凤录等组成曲剧班社抗建剧社。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曲剧"有伤风化"、"诲淫诲盗"为借口,下令取缔,禁止其演出,使得不少艺人被迫去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演唱谋生。著名艺人李金波不畏强暴,以"警钟剧社--南平调"的名义,组织任俊杰、白永玲、常文成等,于当年十一月间在开封新林影院演出,先后两个月左右,深受观众欢迎和支持。在群众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统治者也就不了了之。为庆贺曲剧重新获得生存,"警钟剧社--南平调"改名"新生曲剧社",并邀请蓝辑吾、刘卫生等为主的洛阳曲剧班参加演出。1947年,新生曲剧社在郑州演出时,国民党政府以"新生"两字涉嫌共产党宣传,剧社被当局勒令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还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也建立有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专业剧团三十三个,除此之外,在湖北、云南、山西、河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专业的河南曲剧团。在这些剧团中,较著名的演员有郭立仙、张晓风、邢金锷、谢芳馨、霍振海、郭凤娥、田钦泽、周玉珍等。各地的剧团也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并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使得曲剧在表演艺术、舞台美术、音乐唱腔等方面不断取得革新。
早期的河南曲剧在表演上继承了高跷曲的歌舞身段和行当分工。
高跷曲一般有五个角色:老婆(老旦)、媳妇(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丑)。和尚经常兼扮演老旦,并且有时还会增加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当。早期的河南曲剧无论演什么戏,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种主要形式。早期演出时,剧中的人物出场,一般开始时都是背对观众,走至台中心后才转身亮相,然后踩着"大起板"的弦乐伴奏节拍跑"剪子股"圆场,形式与踩高跷时的打场子相同,必须跑完四十八板再进行正式演唱。曲剧的动作、身段、架势还基本保留着高跷曲舞姿的原型:表现为不停地前走和后退,而和尚或瞎子(丑角)则在其间不断地插科打诨。
1933年,曲剧流传到河南中部周口和东部开封一带。到抗日战争时期,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上演的剧目的丰富,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越调、汉剧等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后,才逐渐建立起生、旦、净、丑完整的各行当,并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演员。
旦行是曲剧各行当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戏",又多以旦角为主,所以河南曲剧的旦行名角颇多,在表演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建国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来扮演,较著名的演员有许文兴、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艺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国后曲剧又培养了诸多女演员,象张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艺术上就较有成就。
朱天水人称"洛阳迷",表演时嗓音细腻、音色朴素自然,唱腔甜美,声情并茂,以演剧本《蓝桥会》著称。许文兴擅长表演农村少女形象,当时有"活闺女"之美誉。胡定(青衣)擅长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时稳重大方,擅长演出的举目有《游龟山》等。张新芳的表演形式朴实、真切,唱腔讲究吐字归韵,擅长应用"大闪板"方法,所演出的《陈三两爬堂》一剧,成功地塑造了陈三两的形象。(见图曲剧-1)李九常表演风格细腻,所演的《风雪配》中场景姑娘做针线活,从合线、抖线、咬线、纫线、纳鞋底乃至不慎而导致针尖扎手的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极其逼真,各环配合也丝丝入扣。
生行大多以小生为主,表演时一般以文生、空生一类角色居多,没有武生。从40年代曲剧开始演出"袍带戏"后,发展了须生。小生朱六来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初期,在没有锣鼓伴奏的情况下而创造出一套载歌载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艺术,使曲剧的表演突破了高跷曲的传统程式。须生海连池、马琪均以表演质朴,并富于生活气息见长。后者的所演《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运用方面,有颇高的造诣。
丑行在曲剧发展的早期,作用仅限于插科打诨、逗人取笑。发展自王振东开始,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逐渐向唱做并重方向演变,形成了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恶丑等不同类型的丑角。例如王庆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过颇多创造。
净行自张广耀、李云城开始,逐渐成为河南曲剧的专行。他们从〔阳调〕中分出净角的专门唱腔。建国后,谢录专攻黑头,以《铡美案》、《下陈州》等剧而享名。
曲剧唱腔调高多用1=C,有时用1=?#C。男女声演唱均以真嗓为主。净行的虎音和“炸音”唱法富有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后,曲剧乐队的文场主要乐器有:曲胡(主弦)和古筝、三弦、琵琶、二胡、笛子、唢呐、笙、闷子、大提琴等;80年代中期,增加了电子琴。武场主要有手板、班鼓(单皮鼓)、大锣、手镲、小锣、战鼓、大鼓或定音鼓等。早期器乐曲牌只有〔大起板〕及数支〔游场〕,以后不断增加了如〔高山流水〕、〔思春〕、〔和番〕等板头曲以及〔菠菜叶〕、〔十番〕、〔错字〕等弦乐曲牌和〔欠场〕、〔尾声〕、〔三枪〕、〔唢呐皮〕等唢呐曲牌。武场锣鼓经基本来自豫剧、越调、京剧等剧种。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