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剧也叫河南曲子,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年轻的剧种,从诞生至今不过80多年时间,却凭借优美动听、易学易唱的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地方剧种。曲剧是怎么形成的?根在哪里?在登封市颍阳镇的李洼村,“3岁的孩子都会唱曲剧”,村民们都坚信河南曲剧的诞生地就在他们李洼村。一些嵩山文化研究者也认为李洼村是曲剧的故乡。农历六月十三的庙会,是李洼村的“曲剧节”,爱好曲剧的朋友们,不妨8月3日(农历六月十三)到李洼村去寻“知音”。
3岁孩子都会唱曲剧李洼村人人都会唱曲剧
昨天上午,60多岁的李长海下地归来,还没进村就听见了锣鼓和弦子声,来不及回家换衣服,穿着背心和短裤的李长海就直奔村口老榆树下,只见老碾子旁边已经坐满了大人小孩儿。见李长海走来,众人纷纷招呼他:“来一段!”李长海也不客气,大步走进人群,嗓子一亮,乐声四起,一曲《戒毒》引来阵阵喝彩。
像李长海这样张开嗓子就能唱曲剧段子的村民,在李洼村实属平常。61岁的程章是个憨子(弱智),但他唱起曲剧段子来,一点也不比常人逊色。只不过程章是“肉弦子”,唱戏从来不要别人伴奏,而且还会用口哨演奏曲剧段子。
“在俺李洼村,3岁的孩子都会唱曲剧。”70多岁的李泰老人自豪地说。
曲剧之父是地道的庄稼汉
曲剧是河南省第二大地方剧种,也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年轻的剧种,名列第八位,全国10多个省市都有曲剧团体。
“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子,从高跷曲子到河南曲子,经过了三部曲,即高跷曲子——台子曲子——舞台曲子(河南曲子),这三部曲都是在颍阳镇李洼完成的。”今年64岁的李贯通是颍阳镇的一名退休干部,对河南曲剧颇有研究。
李贯通告诉记者,“民国”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春末夏初,临汝县郑铁楼村朱万明的高跷曲子班来到李洼村卖艺谋生。当时的保长李祖白安排他们住在李家祠堂,村里的人热情招待他们。谁知朱万明等人在村里摆开场子刚唱了半天,就下起了大雨,五六天后才放晴,地上到处是没过脚脖的污泥,踩高跷是不能了。
李祖白就和朱万明商量,干脆去掉高跷站着唱。高跷班的人听了很为难,不答应吧,在人家这里白吃了几天饭,无法张口拒绝;要是答应去掉高跷站着唱,就成了唱戏的了,下九流,名声不好听,况且当地还有“戏子死后不准葬入祖坟”的习俗,回村后咋面对家人和先人?思考再三,一行人决定登台唱一次,但大家跪地插香发誓赌咒:不许把登台唱戏的事情说出去!如果谁走漏风声,就叫他遭天打雷轰的报应……
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在李祖白和村里人的帮助下,朱万明等人去掉高跷站在平台上唱了《祭塔》《杨八姐闹酒店》等剧目,没想到非常受欢迎。这次意外,使得高跷曲子向舞台曲子的表现形式转化迈开关键的第一步。受启发,通晓戏曲的李祖白产生了改造高跷曲子的念头,于是,曲剧在登封李洼村诞生了。
李贯通这段关于曲剧的来源说法,在《中国戏剧志》《中国戏曲剧种大全》有记载。
我国第一个曲剧团诞生在李洼村
民间传说农历六月十三是龙王的生日。李洼村有座龙王庙,庙里供奉黑、白、青3个龙王。这天,李洼村家家都要为龙王摆祭品,祈求龙王普降及时雨,施恩于民,五谷丰登。
庙会很热闹,有踩高跷,撑旱船,唱越调,说大鼓书,唱尖板词等。村民们都认为舞台曲子更新鲜,于是在龙王庙前用砖垒成一个大戏台,扯上遮堂布,挂上棚子,伴奏由拉弦、打鼓等加上了小铜器。十里八乡的群众听说要在台子上唱曲子,感觉很稀罕,蜂拥而至。一连唱了3天,由此我国第一台舞台曲剧诞生了。
消息传出,轰动了河南,不断有外地的人前来邀请李洼村人去演出,于是李祖白成立了“醒民剧团”,大家推选李银川为剧团的掌班人(他的三儿子李长青,是新乡市曲剧团团长),李祖白是保长,戏主,负责剧团的一切费用。李洼村的“醒民剧团”成为中国第一个曲剧团。
李洼的剧团,起初是业余剧团,但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不少外乡艺人加盟进来,队伍越来越大。曲剧团1927年开始外出演唱,从此,河南曲剧走出李洼村,走向全国。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洼村的曲剧团曾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活跃在曲剧舞台上,自编自演的很多曲目在文艺会演上连连夺冠。“文革”后,又更名为李洼曲剧团,足迹遍布灵宝、陕西、洛阳等地,直到1997年还在演出。
李洼曲剧团为曲剧界造就了不少人才,如新乡市曲剧团团长李长青;原登封县曲剧团的李显功,人送外号“三不服”,唱红了几个省市县;李秀伦在2001年夺得123期梨园春擂主;河南省曲剧团的耿更辰曾在中南海演出,受到周总理接见并合影留念……这样的名单还很长。
李洼曲剧团对曲剧的贡献,让很多大剧团都望尘莫及。
农历六月十三,庙会寻“知音”
李贯通从小在李洼村长大,退休后开始着手整理河南曲剧。李贯通说,他和村里商量好了,今年农历六月十三庙会期间,村里人除了搭台唱戏外,还会设置一些小唱段式的戏迷会,让喜欢河南曲剧的朋友都有机会展示一番。
不过,李贯通提醒前来听戏赶会的游人,农历六月十三的庙会有个怪现象:每年庙会期间,唱戏开演半个时辰时,原本晴空万里,却会突然降下一场大雨,半个时辰过后,又烈日当头,很多时候雨也只下方圆二里地。年年唱戏,十有八九要下雨,直到现在还很灵验。当地村民说,这是龙王爷回来听戏带来的喜雨,淋了雨昭示今后会有好运来。
有兴趣的读者朋友,8月3日(农历六月十三),相约李洼村,记者将带领您去体验曲剧故乡的独特魅力。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高台曲”,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是在河南曲子和民间歌舞“踩高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并逐步成长为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
又有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洛阳曲子(小调曲子)之分,唱曲牌,常用的有[汉江]、[扬调]等40多种。唱调柔和、婉转、轻快,具有明显的民歌特点。主要伴奏乐器有曲子弦、三弦、四弦、板胡、二胡、琵琶、筝等。传统剧目约有200部,题材多取自民间故事,表现家庭生活或儿女恋情,唱词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代表剧目有:《胭脂》《阎家滩》《陈三两》《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等传统戏和《下乡》《赶脚》《游乡》《李豁子离婚》《五福临门》等现代戏。(记者/袁建龙 通讯员/张朝晖/余红洲)
(摘自 《郑州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