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洛阳称“洛阳曲子”,南阳称“南阳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形成发展起来的。洛阳曲子与南阳大调曲子原本是一种庭堂、地摊坐唱形式,多是业余演唱。清朝末年王凤桐进行革新,将洛阳曲子和南阳大调曲子相融汇,又与民间的高跷表演相结合,很快在洛阳、南阳一带流行起来,被称之为“高跷曲”,演唱时不分行当,一边踩高跷,一边唱曲子,有三弦等乐器伴奏。后来有了“老婆”、“媳妇”、“姑娘”、“相公”、“和尚”等行当分工,所演唱的剧目,虽没有搬上舞台,但已是按脚色扮演了。
民国八年(1919年)的灯节。洛阳东陡沟玩社火,因观众秩序难以维护,经动议,临时把踏歌跷队挪到了地势稍高的灯棚“白衣阁”上。演出后,群众反应竟出人意料之好。由是,这次作为主要表演者的刘乐,及其玩友文兴、温揪子、孙三跃等七八个人的行动,便在事实上对曲剧从“高跷曲”变为“高台曲”的过程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之后,演出活动便一发而不可收,从洛阳到汝阳、汝州,许多村镇的高跷队接踵而上,真可谓如火如荼了。
场偶然的“麻缠”竟使他们甩掉了跷腿。关于这次变革,李振山先生在其所撰《洛阳曲剧史话》中是这样记述的:那是民国十五年农历四月初七,汝州的关遇龙、朱万明和汝阳的一批玩友应邀到登封县的颖阳集演出。踩唱中,天越阴越重,《祭塔》正唱到热闹处,下雨了,且“越下越大,不得不停唱收场。观众不叫解跷腿,过了一会儿,云过雨停,观众还要看,可是地面已成软泥。卢天德试踩,跷腿深陷泥中,真踩不成了,观众不叫卸装。有人摘来两扇大车门,棚在两辆牛车上作为台子,连劝带拥把踩家拥上牛车哼唱。”紧接着又在离颖阳集六里的李洼戏楼上唱了三天——“跷腿”当然又甩掉了。
蓝辑吾(1911-1997),字呈瑞,乳名瑞子,新安县城南门里人。1926年毕业于县立蚕桑中学。1927年县城请洛阳东陡沟刘落(刘宗卿)来教场传授大调高跷曲,他随班学了些大调曲牌,组成高跷社,练跷功,上跷踩玩,还多次去东陡沟向刘落等请教。
1933年关云龙、“三朱”曲子班持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名片,到新安、铁门演出。县城商会命城关高跷社人员出面接待,相机配演。关云龙、朱六来教蓝辑吾等学会了些小调曲牌。蓝辑吾声言在跷会上唱《韩湘子度林英》,关云龙就叫他扮韩湘子上场,他临场心慌,把剪剪花唱成老调,使台上气氛顿时松散凉场,受到朱天水指正,他即向张五魁拜师,潜心学唱小调曲牌,后来超师。
1936年蓝辑吾应邀到宜阳创办曲子戏校。县长、教育科长任校长,蓝辑吾任教务主任,和杨保林教曲牌唱腔,由京剧演刀马旦出身的徐青云教身段兼司鼓。他和徐青云商讨合作,在曲子戏里加用京剧打击乐,排演了《二进宫》、《木兰从军》、《抱琵琶》、《孔雀东南飞》等剧目,道白和表演都随打击乐走京剧路子。
1938年洛阳曲子已改名洛阳曲剧,他带学生杨青林加入了在洛阳城河南舞台演出的曲剧班,管剧务多年。他看曲剧仅有三小行当有碍艺术发展,根据需要,就自己试创老生和花脸的唱腔。他的老生比开初由朱双奇兼演的老生演的正规。1949年他参加农民曲剧社。1951年赴西安演出,后转入渭南和平曲剧团管剧务。1954年他在栾川改组加强了栾川曲剧团。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饰演《杀齐王》里的庆丰,获一等奖。1958年在《缺水岭》里饰演社长参加河南省现代戏汇演,获一等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