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河南曲子戏演员郭伦才等一批艺人沿途卖艺至镇远,他们在介寿桥(今新大桥)下河滩沙坝搭简易露天戏台唱戏。因戏唱得好,看戏的观众日益增多,露天戏台已不能满足广大观众需求,且遇雨雪天气不能演出,便租用五牌(民主街)沈家大院唱戏。沈家大院作为戏院地方仍小,不能容纳众多看戏观众,为发展需要,决定在三牌“老米行”卖米的地方(即今已被撤为废墟的曲剧院)修建剧院。为节省开资,曲剧演员们无论老少,亲自动手挑砖担瓦,搬运材料,极尽劳动所能,经半年辛苦劳动,建成了较宽敞的室内剧院,后取名“荣光剧团”。从此,县“豫曲剧团”有了自己的剧院,也结束了租用他人院落和在露天唱戏的历史。

但天有不测风云,剧院好景不长,就被四临教院的国民党伤兵们抢走了衣箱道具,致使该剧团被迫停演。

解放后的1950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恢复了该剧团,并改称为“荣光剧团”。当时,剧团除了剧院房屋,演戏的衣箱道具因被抢光,只好借“镇光湘剧社”的衣箱道具给演员们演戏。“荣光剧团”在参加全省的文艺调演中,演出的剧目《打金枝》荣获全省一等奖。不久,经镇远专署决定,将镇远“荣光剧团”(曲剧团)调贵定专署,贵定专署被撤后的1951年3月,该剧团又迁至都匀专署,并改称“豫剧社”。1956年3月,原镇远县委书记陈曰英亲自派人到都匀把“豫剧社”接回镇远,正式建立“镇远县豫曲剧团”,全团46人,售票演出,实行固定工资制。自此,镇远“曲豫剧团”终于回到自己亲手建造剧院的所在地,结束了5年异地飘流演戏的生涯。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县曲剧团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了把艺术更好地奉献于工农大众,提高演技水平,该剧团赴河南请来一批老中青艺人,壮大了剧团队伍力量。1960年7月,又吸纳了从湖北中洲县曲剧团来的部分演员,剧团人数已增加到60人,剧目已有200个。因省委指示“县以下不能成立专业剧团”,该剧团被集体下放到镇远芽溪国营林场,按林场工人待遇安置。1961年7月,剧团又得以恢复。

“文化大革命”时期,该剧团跟全国各类剧团一样遭到冲击,不准演帝王将相,要改演样板戏。由于这些艺人们不是话剧演员,样板戏演不好,票座率不高,生活陷入困境。加之在异地偶而违禁演一场历史剧又被揭发,回县后,奉上级指示被解散,而自谋生路。有的老艺人回河南,年轻的进工厂当工人,留下的只好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四人帮”被打倒,“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曲剧团得以恢复,为自负盈亏集体单位,县政府为支持剧团的生存发展,拔款5万元为其修复剧院,拔款1.3万元购置衣箱道具。剧团吸收培训新演员13人,一些外出自谋生计的部分老艺人又回到了剧团重操旧业。曲剧团的演员们除在镇远演出外,还到黄平、凯里、黎平以及湖南的芷江、新晃、洪江、靖县等地演出,也兴旺一时,但随历史的变迁,舞台戏受到影视艺术的冲击,该剧团演出的票座率江河日下,入不敷出,于1984年6月已自行解散。1985年在县委、政府的关怀下,县委宣传部姜曰智部长亲自到剧团调研和看望留守剧院的部分演员。当了解到剧院房屋有失修垮塌的危险后,向县委汇报,县财政又拨了4万元进行维修。此后一直未演戏而是作县里文艺大型活动和开会场所,1997年被撤成废墟。该剧团风风雨雨60余年载,尽管名存实亡,但在那风雨历程中,他(她)们上演的传统历史剧《杨家将》、《孔雀东南飞》、《祝英台》、《粉妆楼》、以及现代戏《红灯记》、《红霞》、《野火春风斗古城》、《夺印》和自编的《张长福》等,给镇远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镇远从民国到解放初期还有“镇光湘剧社”和“光明京剧团”值得一提,“镇光湘剧社”1948年在民众剧院成立,演员由湖南引入,最初由义演转入售票演出。1952年3月,经专区文教科批准外出演戏,该剧团到天柱县就自行解散。“光明京剧团”由省京剧团分出下到镇远专署,该剧团于1952年由安顺迁入,属专署管理,系私营公助,在专区各县巡回演出。剧团最初演出地方是原县国民党会议会处(1950年至1951年专署修建的大礼堂,今人常说的“老电影院”或1994年撤除新建的室内体育馆),“荣光剧团”迁到都匀后,其剧院场所亦为“光明京剧团”所用。该剧团上演的传统历史剧《大闹天空》、《玉堂春》、《林冲夜奔》和新剧《白毛女》也给镇远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剧团后属1956年建立的黔东南自治州管理,1958年随州迁凯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