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婺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吴淑娟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婺剧名家,欣赏吴老师的婺剧表演,我有一种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感受。

这种感受又常常引导我思考:吴淑娟老师炉火纯青的婺剧表演功力是怎么来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戏迷,和吴老师也没有接触,但是我总觉得吴老师的婺剧表演本身就能让我有深刻的感悟,所以不自量力的来总结。当然这个总结并不表示我强求每个婺剧演员都要这样。

一、文武并举

吴淑娟老师饰演的角色在舞台上特别有精气神,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吴老师一直在演武戏。浙江婺剧团下乡演出,每到一地,《三请梨花》都是必演的,全剧特别是“刀劈杨凡”一折,需要刀马旦的武功实力。吴淑娟老师一直都还在主演《三请梨花》,可见吴老师的武功一直都保持的相当好。婺剧界很多演员,即使是成名已久的大腕,唱功还好,但是一做动作,仍然不能甩掉身体晃动肩部晃动等破坏美感的毛病。为什么,他们没有或者已经不再演武戏。

武戏对演员注意力的要求特别高,如果演员走神了,戏演砸了还是小事,演员受伤甚至残废也不是没有可能。

武戏对演员的打斗招式、动作的力度速度、演员在舞台的位置和方向等细节特别讲究,比如对打之后失败的一方如何站位胜利的一方如何站位等都是不能出差错的。

武戏中,剧烈的动作之后还要开口唱,对演员控制气息是很好的锻炼;长期坚持演武戏,武功逐渐内化,使演员气息充沛,唱各种段落都能更好的做到游刃有余。

演员擅长武戏并不表示必然能够演好文戏,但是擅长武戏的演员来演文戏,比那些只演文戏的演员在很多方面有优势:气息控制转换的能力更强,调动全身情绪的能力更强,肢体控制能力更强、舞台空间感更好,主导台面的能力更好。

吴淑娟老师主演的婺剧《谢瑶环》能充分说明戏曲演员文武并举的优势。“堂审”一折, “自古道忠臣不怕死,怕什么“玉女登梯”、“仙人献果”、“凤凰展翅”、“猿猴戴冠”几句,“自古道忠臣不怕死”,和后面“怕什么——”的衔接对演员是一个极大地考验,有些名角在此处气息不够转换不顺,面部不自觉的露出痛苦的表情。吴老师的谢瑶环在此处却是面不改色一气呵成。“堂审”一折,谢瑶环还必须一直站着和来俊臣交锋,这对演员的肢体控制要求很高,很多的名家不是在唱功上而是在这个问题上暴露了缺陷。吴老师的肢体控制很好,手部动作简洁,舞台走位清晰,洋溢着浩然正气的谢瑶环熠熠生辉。

二、适时“断奶”

从网络上的简历看,六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吴老师最早在建德婺剧团,得到了汪月英、施秀英两位老师的悉心指点。1990年吴老师以“刀劈杨凡”一折成名,在浙江省获得小百花表演奖。2000年调入浙江婺剧团工作。

很显然,离开建德来到浙婺,吴老师不得不跟师父“断奶”。这个“断奶”不是说以后不再跟师父联系,而是从此不被师父保护、笼罩走向独立自主。

吴老师到了新的并且还是婺剧界的龙头剧团,在最初登台时不经历困难甚至不受许多的“委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已经成名的演员,不可能像戏校刚毕业的小演员一样依靠别人同情性质的关照来护身,这就迫使吴老师自己克服困难,去钻研、去思考,使自己在舞台上站稳脚跟并一步一步成为浙婺的台柱。建德婺剧团和处在金华的浙江婺剧团必定有很多的差异,同一出戏,建德的表演风格和浙婺的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如何融合才是最佳;舞台上有的演员仗着老资格“欺生”“欺小”不是那么乐意“配合”的时候,你作为主演必须想出适当的办法不让舞台表演走样——这就是“断奶”迸发出的创造力!

婺剧界很多演员一辈子和师父呆在同一个剧团里,有利的一面是他可以随时随刻得到名师的指点——戏曲是依靠老师手把手教戏的行业,还可以利用师父的资源和影响力,应该说和师父一直在一起是有好处的;但不利的一面是徒弟根本没有和师父“断奶”的机会,徒弟看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人物的角度、表演的细节把握等都和师父一致,一辈子被师父笼罩着。这种情况下,徒弟要超越师父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能京剧界好一些,流派纷呈、名师众多,为演员提供了多视角。

怎样为演员创造“断奶”的机会?像浙婺这样婺剧界的龙头剧团,把演员调到其他的婺剧团是不可能的——谁也不愿意去差一些的单位。但是可以把浙婺的某些演员每年送到浙江京剧团、浙江昆剧团等学习一段时间,让他们不会一直“身在此山中”。

“断奶”很必要,没有断奶演员是长不大的,也不会有艺术创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