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发表傅谨文章《戏剧学科回望与前瞻》。文章对近现代中国戏剧学科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宏观的分析、总结与展望。当代戏剧研究领域的诸多分支中,中国近现代戏剧的研究有了明显突破。京剧研究与梅兰芳研究是剧种研究的热点,《昆曲艺术大典》代表了当代剧种研究成果的水平。地方剧种研究的升温,成为当代戏剧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全明戏曲》《全清戏曲》的编撰,《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及《续编》、《梅兰芳全集》的出版,是戏剧历史文献搜集整理出版的重大进展。但戏剧基础理论研究相对弱势,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研究推进缓慢,话剧理论和外国戏剧研究逐渐边缘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戏剧学科的重视。
文章指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戏剧学科之形成,始于晚清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形成了由史、论、资料、评论四者互相支撑的完备的架构,并且出现了诸多分支学科。始于19世纪后期的西方戏剧译介和20世纪初话剧的引进,使戏剧研究的对象自然延伸到中外话剧领域,因此丰富了中国戏剧学科的内涵。经过一个多世纪发展,尤其是因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戏剧学科也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与此前颇为不同的新面貌。
文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中国戏剧研究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京剧、昆曲和地方剧种的研究状况;第三部分,主要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戏曲文物的发掘与整理研究都对戏剧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四部分,主要从戏剧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探索戏剧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指出,中国戏剧学科的研究虽然并不局限于本土戏剧,然而,中国的戏剧学者们最为关注本民族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悠久而辉煌的戏曲史的研究,这是理所当然的。因而,戏曲研究是戏剧研究领域最重要的部分。戏曲成熟于宋元年间,明代后通过多条路径传播至全国各地,并且形成丰富多彩的、多系统的地方戏。因此,戏曲的通史和断代史、地域史各有其相互不能取代的学术价值。戏剧史的研究领域最主要的突破,是对近现代以来中国戏剧发展进程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戏剧发展,逐渐成为戏剧学科的热点。20世纪上半叶的戏剧研究颇受学界关注,是中国戏剧史研究新的、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尤其是一些具体时段和现象的深入研究,明显在努力突破原有的研究盲点。
多年来,京剧研究始终是海内外中国传统戏剧研究领域最有活力、成果最丰的领域,在可见的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此外,昆曲和地方剧种在研究领域也有新的学术成果。
相对于中国戏剧这一庞大的研究对象,资料搜集整理方面的工作,其实成果还很有限。然而近年里,这一方面的工作有了明显进展,成绩非常显著。戏曲文物的发掘与整理研究,也是最近戏剧研究领域的亮点之一。
在戏剧学科研究中,最为滞后的是包括欧美戏剧在内的外国戏剧研究,换言之,随着大部分戏剧学者的关注焦点移向民族与传统戏剧,其他国家的戏剧的存在及史论研究,却很令人遗憾地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多年来,尽管我们向世界开放的程度日益增加,然而戏剧研究界却在反向而行,学者们的学术兴趣迅速向本土回归。
最后文章强调,戏剧是综合艺术,因此,戏剧学科内涵复杂,边界并不明晰;而且,由于音乐在戏曲艺术具有的核心作用,更增添了中国戏剧学科内涵的复杂性。
原文作者: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标题:《戏剧学科回望与前瞻》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