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2016年第3期发表赵炳翔文章《民国年间上海京剧唱片概论》。文章从民国年间的京剧唱片的录制、生产、销售、影响等情况,对民国年间上海京剧唱片的状况作一概述。指出民国年间的京剧老唱片推动了京剧艺术的长足发展,如今亟待保护、整理、采录与开发。
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上海唱片产业的形成与京剧唱片的肇始;第二部分,民国年间京剧唱片的灌制与生产概况;第三部分,民国年间京剧唱片对于戏曲发展的意义。
文章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戏曲艺术与唱片工业相结合。 作为中国与西方世界交往的桥头堡,上海迅速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唱片业中心。戏曲唱片的产生不仅推动了京剧等成熟剧种的进一步发展,还扶持了新兴剧种如越剧、评剧、沪剧等的快速成长。尽管戏曲唱片业早已衰弱,但是,作为近现代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仍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价值。
文章首先介绍了上海唱片产业的形成和民国之前戏曲(京剧)唱片的灌录情况。京剧老唱片的产生,约始于清光绪中叶。从最早的蜡筒发展到后来的留声机唱片,是西方唱片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结果。民国年间,进驻上海的欧美跨国企业,占据着戏曲唱片业的主导地位。
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民国年间京剧唱片的灌制与生产销售等情况。
1908年,法国人乐浜生在上海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初命名为柏德(“柏德”为法语“Pathé”的音译)洋行,后更名为“百代”。以往在中国本土灌录的唱片,限于技术上的不足,都是拿到欧洲加工后,返回中国销售。1917年,百代公司在上海建设唱片生产厂,中国本土制作的第一张唱片在上海诞生,这是百代公司在上海拓展唱片业迈出的一大步。
早期唱片的收录时间一般在二到四分多钟不等,灌录唱片时须一气呵成,不能后期剪辑。 由于录音时间的限制和对灌音过程的严苛要求,灌录者无法像舞台上一样,尽情表现技艺和才情,或临时出错,蒙混过关;替而代之的,则是周密的计算、精心的构思。“唱片上的戏曲”蒙上了科学、严谨的面纱。
随着戏曲唱片的传播效应日益放大,不少名伶主动要求灌制唱片,提升影响力。京剧艺术的日益勃兴,带动了留声机与唱片业的蓬勃发展。唱片销售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大、中百货公司,普通商店,钟表行等处。最常见的唱片营销方式是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招徕顾客。
文章将民国年间京剧唱片对于戏曲发展的意义,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京剧艺术得以广泛传播。京剧艺术随着唱片工业的发展,走进了千家万户。足不出户,便可遍听天下名伶的美妙声音。因为有了戏曲唱片,戏曲艺术在海外的传播有了一个便捷的通道。
二、演唱水平得以长足进步。到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时代,唱片已经成了他们学习揣摩技艺、提高演唱水准的主要媒介。除供一般欣赏外,还可以从唱片中研究名演员的念字、发音、气口。
三、流派唱腔得以延续传承。京剧发展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唱片的介入,不仅忠实记录并还原了灌录者的演唱过程,而且能由此清晰映射出京剧艺术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呈现出的声腔艺术及演绎形式。
最后作者对京剧老唱片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从社会上招募专业人才做编目、甄别、复制、修复等工作;二是建立国家级的戏曲唱片资料库,将现在分散于公私的包括京剧唱片在内的戏曲唱片集中收藏,用现代化的馆库条件进行保护,并对社会开放;三是利用现代电脑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四是建立戏曲唱片网站,遴选出一批包括京剧在内的艺术性较强的戏曲唱片,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原文作者: 赵炳翔,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原文标题:《民国年间上海京剧唱片概论》
原文出处:《戏剧艺术》2016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