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文献记载及现存剧目剧本来看,孤色是重要的杂剧脚色,承担着重要的戏剧功能。元、明时期的孤色以扮演官员为本色。明杂剧里孤色出现的几率减少。戏剧史上,孤色与其他脚色的互动促使其发生了演变,对孤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古代戏剧脚色的某些生成演化规律。
关 键 词:脚色/孤色/地位/演变
作者简介:姚小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麻永玲,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
“孤”是始见于宋代的杂剧脚色,以官员为主要扮演对象。①该脚色曾活跃在北宋至明代的杂剧舞台上。
“孤色”一名最早见于南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瓦舍众伎”条中:“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吩咐,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1](P.114)元代夏庭芝《青楼集·志》记载孤色为金院本五脚中的一脚:“‘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净……一曰副末……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又谓之‘五花爨弄’。”[2](P.43-44)陶宗仪《南村辍耕录》[3](P.346)改称金院本五脚之“装孤”为“孤装”,其他四脚名称不变。
上引文中,孤色与“末泥”“引戏”“副净”“副末”相并列,其在当时戏剧脚色体系中的地位似应无疑问,但这一事实却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与孤色相关的论述零星散见于各戏剧史著作,专门研究孤色的文章数量很少。②研究者对孤色的脚色性质认识不一。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4](P.94)明确孤色是正式的脚色。冯沅君的《古剧说汇》[5](P.315-319)认为宋金戏目含“孤”者可看作是以“孤”为主脚的“孤本”。任半塘《唐戏弄》[6](P.703-704)据周密、陶宗仪所列剧目之35本孤戏,肯定“孤”于宋、金时已自成脚色。廖奔等则认为孤色不是脚色。廖奔等著《中国戏剧发展史》[7](P.63)认为元剧之“孤”属于可由“末”“旦”“净”扮演的类型人物,而非独立脚色。刘晓明的《杂剧形成史》[8](P.276)把孤色归于“亚脚色”。亚脚即“没有固定脚色承担的类型化剧中人”。元鹏飞《古典戏曲脚色新考》③也认为孤色属于人物类型而非正式脚色。有的研究者根据《都城纪胜》“又或添一人”判断孤色为临时脚色。如彭隆兴的《中国戏曲史话》说:“杂剧中……又可以另添一人名为‘装孤’。”[9](P.32)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一文说:“又据‘又或添一人’之语,可知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脚色,根据演出要求可增可减。”[10]
本文认为,《都城纪胜》的“或添”表明孤色在宋代杂剧体系中可能是一个相对后出的脚色。虽然在宋金杂剧脚色体系中孤色的重要性可能不如末泥等,但从宋金戏目和元明杂剧剧本所见其担负的戏剧功能可以推知,孤色在宋元杂剧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脚色。
宋金杂剧的演出本现已无存,对于宋金时代孤色的情况,人们只能靠记载中的宋金戏目推断其面貌。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十》宋“官本杂剧段数”和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五》“金院本名目”共收录35个含“孤”戏目。《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之21目[11](P.248-249)如下:
孤夺旦六么、孤和法曲、老孤嘉庆乐、思乡早行孤、睡孤、迓鼓孤、论禅孤、讳药/乐孤、大暮故孤、小暮故孤、老姑/孤遣旦、孤惨、双惨孤[骨突肉]、三孤惨、四孤醉留客、四孤夜宴、四孤好、四孤披头、四孤擂、病孤三乡题、泥孤。
《辍耕录》“金院本名目”之14个名目[3](P.347-348)为:
“乔托孤、旦判孤、计算孤、双判孤、百戏孤、哨(口店)孤、烧枣孤、孝经孤、菜园孤、货郎孤、酸孤旦、老孤遣旦、眼药孤、阴阳孤。”
“宋官本杂剧段数”(有280本)和“金院本”(有690本)包含脚色名的戏目中,以“孤”命名的戏目数量最多,占总数(共970本)的4%。次为含“酸”戏目,有25个,占总数3%;再者是含“偌”和含“哮”戏目,分别有18个和15个,皆占总数的2%;含“妲(旦)”戏目有14个,占总数的1%。上述数据说明孤色在宋金杂剧中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戏剧脚色。
与《元曲选》等相比,《元刊杂剧三十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含《孤本元明杂剧》)相对反映杂剧原貌。通过考察这些剧本,发现孤色在元、明时期的杂剧舞台上相当活跃,在剧中亦承担着重要的戏剧功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