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我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当时即没有电视,又没有VCD机.电脑之类。人们的业余生活很少,象我只有看戏。
那时的戏园子也多,剧团也多,演出也多。戏园子基本上有八成的上座率,到临开演再买票,也来得及。既有日场,又有夜场。 那时的票价也低,大名角裘盛戎的“姚期”,最贵的才1元2角。天桥的“鸣华京剧团”,大栅栏的“新兴京剧团”,属于看小戏,票价仅为4角.5角.6角。那个年代,一角钱就有显著差别,宁花4角在后排,不花5角。我是个学生,花4角看小戏的时候最多。花一元看大名角,可舍不得。一元钱能买多少东西啊。记忆最深的是看“鸣华京剧团”的“三盗九龙杯”和“新兴京剧团”的“牛郎织女”。
“鸣华京剧团”演的“三盗九龙杯”很叫座。张宝华演的杨香武,王德元的黄三太,张宝荣的摄政王。当时的张宝华正在青年时期,身手矫健,能文能武,是“鸣华京剧团”的两大台柱子之一。在一盗九龙杯时,他上到一个秋千架上,在高空翻跟头,用一根竹竿把玉杯挑走了。我看到杨香武有这么大的本领,高兴地大声叫好。扮演黄三太的王德元,也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个演员。我爱看花脸戏,最欣赏嗓门大的演员。王德元的嗓音宽厚,洪亮,听着过瘾。我也看过他在“闹天宫”中扮演的“托塔李天王”。在梁益鸣(“鸣华京剧团”的另一个台柱子)演“清官册”时,他扮演一个不起眼的“金牌官”,来调宼进京,也演得活灵活现。再值得一提的是张宝荣扮演的摄政王,这个角色在最后三盗九龙杯时才出现。戏已演过大半了,摄政王坐在台上,一句大导板,又脆又亮,响彻行云,满堂喝彩。几十年过去了,我和一些戏友们聊起来,还激动不已,都连连说:张宝荣的嗓子太好了,这句导板真过瘾!
“新兴京剧团”演的“牛郎织女”,我母亲每年都带我看一次。现在回忆起来,真是美好。我并不重视剧情。牛郎和织女是谁扮演的,我也记不得了。我欣赏的是王永昌扮演的“金牛星”和米玉文扮演的“鹊王”。王永昌是个大胖子,是郝寿臣的弟子,嗓音极为洪亮。他扮演的金牛星,一出场唱四句,到第三句“怒气不息宝殿上”时,总有一个满堂彩。我最盼望的当是米玉文扮演的鹊王了。鹊王出场很晚,我总是盼啊盼的。到鹊王出场时,我激动地把手掌都拍红了。米玉文的身手矫健,跟头翻得又高又快,落地无声。当时,我简直把他当作武林高手来崇拜。因为当时我年龄小,京剧知识也少,没机会看大名家的演出,孰不知大武生还有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厉慧良、张云溪……。而在我的心目中,米玉文是最好的大武生。他能把天兵天将都打败,让牛郎织女来相会,他就是最棒的!
回想童年的记忆,感慨万端。因为再也看不到4角钱的戏了,再也欣赏不到那样激动人心的演出了。当然不是演员演的不好,而是我,没有少年时那样的情趣了。
本贴由德山楼主于2002年12月08日15:56:50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