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社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思想解放,百废待兴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华戏曲跟随时代的洪流,迎来了新的春天。然而这种复苏繁荣是短暂的,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传统戏曲的生存困境逐渐暴露,导致上世纪整个90年代戏曲都在低谷中艰难前行。新世纪以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政策的倡导与实施下,中华戏曲又迎来了新的希望,创造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成绩与辉煌。
山西戏曲作为中华戏曲重要的一支,除具有上述的发展轨迹之外,还有她本身的发展特征,40年来,她的生存发展显现出山西戏曲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探索之旅,也显现出其寻求自身发展的艺术规律。
20世纪80年代:繁荣之后的振兴,在传统中探索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精神需求逐渐回归,恢复传统剧目、创作新剧目成为时代之需。1976年4月13日,文化部录影录像组打电话给山西,决定将北路梆子《访白袍》《祭桩》《下水牢》,蒲剧《徐策跑城》《少华山》《杀狗》《挂画》,中路梆子《祥状》《卖画劈门》9个剧目恢复,至此,拉开了恢复传统戏的序幕。1977年5月,阳泉市晋剧团恢复上演历史戏《逼上梁山》,引起戏剧界的关注,以至吸引了省内外大批专家前往观摩。此后,群众要求开放传统剧目的呼声日益高涨。1978年陆续开放了传统戏《打金枝》《三关排宴》《白河沟》《破洪州》《含嫣》《下河东》《薛刚反唐》《小宴》《杀宫》《出棠邑》等剧目。同时,新创剧目也层出不穷,以四大梆子为主要载体演出于舞台,经统计,大概有60余个。1978年9月11日,中共山西省委为晋剧《三上桃峰》以及在这部剧中蒙受冤屈的干部、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平反,并由山西省晋剧院演出《三上桃峰》,山西文艺界戏曲界内呈现一片积极向上的景象。
相应地,官方为繁荣戏曲艺术也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的展演活动,有1979年“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1980年12月的“山西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1981年10月举办的“山西省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1982年11月12日山西省文化局举办的“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等。这些演出活动为各剧种之间的艺术交流提供了平台,为繁荣当时的山西戏曲提供了机遇。
然而,经过短暂的复苏繁荣后,山西戏曲在当时经济、政治、文化革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其演出市场逐渐萎缩、演出剧目和艺术质量逐渐下降,此时,山西戏曲界的专家提出了“综合治理、振兴戏曲”的口号。从1984年至1990年,进行了“振兴中路梆子调演”“振兴北路梆子调演”“振兴上党梆子调演”和“振兴蒲剧调演”的活动与措施,这些措施调动了演员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并训练出一批编导人员,为山西戏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也涌现出来,如任跟心、郭泽民、武俊英、吴国华、史佳花、崔彩彩、杨忠义、杨爱莲、郭明娥等,他们在戏曲界的表现与影响直至今天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同时,剧团体制的改革成为这时期一个重要的问题。应极具复苏的市场要求,大批之前解散的剧团重新恢复建制,为剧团国营化迎来了第二个高潮。但短暂的国营化之后,数量众多的体制内剧团很快就成为财政资助的负担,于是剧团改革又进入了新时期。此后剧团在国家层面的倡导、结合我省实际的情况,自1983年3月8日至15日,省文化局在太原召开的全省剧团体制改革座谈会开始,经过了“承包制”“试验田”式、“双轨制”等改革措施。其中“双轨制”的改革构想,使全民所有制剧团数量占全省剧团总量的20%,集体所有制剧团数量占80%,这基本奠定了山西省以后的剧团体制局面。
20世纪90年代:困境中的坚守,现代性的摸索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大众娱乐形式多样,这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审美方式,传统戏曲越来越被边缘化。同时,受现代文明急速发展的影响,传统庙会遭受重创,相应地,作为主要戏曲演出阵地的庙会演出受到严重影响,戏曲演出市场不景气。
首先,这样的局面导致了剧团数量减少,据统计,剧团数量从1985年的175个减至1995年的162个。1995年前后,大批县级集体所有制剧团面临生存困境纷纷解散,其中部分先行者开始尝试民营化运作。有的剧团为应对这种窘境,采取了剧团合并或者一个剧团唱两个剧种的措施,如1984年成立的芮城县线腔剧团,因经营困难,1991年与黄河蒲剧团合并,现在这个剧团改名为芮城县青年蒲剧团,主要演出蒲剧,兼唱线腔。1997年,临县剧团不得不再加挂一块牌子“吕梁市民间艺术团”,改革为主演道情,兼演晋剧、民间舞蹈、小品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多功能剧团”。其次,戏曲观众数量减少。据《山西文化统计年鉴》的数据,1983年山西戏曲观众数量8846万人,至1995年减少至7373万人。
面对戏曲的困境,政府积极采取措施,1989年10月10日,山西省文化厅向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提出申请,设立“杏花奖”,旨在继续探索振兴戏曲艺术,繁荣文艺事业。当初该奖确定为每年举行一届,但在1989年-1993年举办到第五届后,1994年停办,1995年为第六届、1996年为第七届,之后,因故停赛几年,2001年恢复赛事为第八届,此后为每两年一届。上世纪90年代,这个赛事虽然没有预期顺利举行,但创作出许多新剧目,锻炼了许多青年演员,正是他们成为日后山西戏曲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延续戏曲血脉、振兴戏曲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期举办的还有“92现代戏调演”活动、“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北方片)”“全省戏剧交流演出评比”活动,“94年新创作剧节目展演”活动、“第二届中国戏曲‘金三角’(秦、晋、豫)交流”演出等,这些活动的举行,成为山西戏曲在演出市场低迷境况中的点点火花。尤其借由这些展演活动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剧目,如《醋工歌》《龙城风雨》《帮工与主人》《黄土情》《葡萄架下的梦》《山情》《大潮下的漩涡》《油灯灯开花》等40余个剧目。其中《油灯灯开花》等剧目获得1994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些大多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解决地方难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歌颂先进事迹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的剧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可视为新时期山西戏曲在题材上的现代性开掘与探索。
新世纪以来:坎坷中见希望,创新中出精品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振兴被提上日程。尤其在非遗保护、《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政策的影响下,山西戏曲迎来了又一次的发展机遇。
这一时期,官方在人才培养、非遗保护、宣传力度与财政资助方面对戏曲的支持越来越大。因此,观众虽有萎缩,但演出场次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提升,市场收益有所增长,创作能力有所提高。2001年7月2日,举办了第八届“杏花奖”评比演出,这是时隔几年之后“杏花奖”的恢复演出,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的调演和评比的规模,影响很大,推动了新世纪的戏曲发展。之后,“杏花奖”每两年举办一次,至2017年8月已是第十五届了。
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山西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展演活动,如2010年6月举办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活动,有13个剧种的13个剧目参加演出;2011年1月举办“百年流芳——晋剧流派传承剧目迎新春展演”;2013年6月举行“文化遗产日”《寻找好声腔》非遗综艺晚会等。在这些活动和措施的推动下,大剧种确立了流派的传承人,从而推动了拜师活动增加,也带动了行业内部的活力。一些小剧种也应非遗活动的展开而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得以重新活跃于演出市场,目前为止,发展势态良好,如耍孩儿、灵丘罗罗腔等。
2017年8月,在举办“杏花奖”评比演出的同时,还举办了山西首届艺术节,这是十八大以来规模最大、参赛剧目最多、演出场次最多与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戏剧评论人员也参与其中“一剧一评”,形成了演、评、改良好的创作与演出氛围。
2000年以来,山西省各市县举办的一系列展演活动,为激活剧种内部活力,培养年轻戏曲人才,推出优秀演员名家,刺激剧目创作能力,提高山西戏曲的影响力均作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有些作品已然成为山西文化的名片,代表着山西戏曲艺术水平的高度。据2016年正式启动的“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山西省戏曲的新创剧目(包括移植和改编)总数有597个。其中讲述山西本土故事的有:《上马街》《续范亭》《傅山进京》《布衣于成龙》《唐宗归晋》《日升昌票号》《紫穗槐》《晋阳风》《高君宇与石评梅》《武则天与狄仁杰》《常家戏楼》《巴尔思御史》《黄河管子声》《麦穗黄了》《三村母亲》《土炕上的女人》《赵树理》《长平悲歌》《西沟女儿》《龙兴晋阳》《汇通天下》《尧颂》《天下云冈》《五台圣境》《法显》《太行奶娘》等立于舞台之上,这些剧目代表着山西新创剧目的新高度,代表着“讲好山西故事”的新成绩。
同时,近年来,京剧《走西口》、晋剧《傅山进京》、晋剧《大红灯笼》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的剧目。蒲剧现代戏《山村母亲》荣获“保留剧目大奖”,设定了演出1200场的目标。另外,一些优秀剧目不断进京演出,如晋剧《红高粱》、京剧《陈廷敬》、北路梆子《云水松柏续范亭》、左权小花戏《太行奶娘》、晋剧《于成龙》、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北路梆子《平城赋》等,这扩大了山西戏曲的影响力,成为新时代戏曲艺术追求的典范。更重要的是,有些剧目已然成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中不可忽略的一种现象,如晋剧《傅山进京》,被戏曲理论家傅谨认为是“文人戏”的新高度,这部戏也因其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引起业界轰动的现象成为新世纪以来新创剧目的一个高标。
然而,戏曲艺术也是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原本拥有50多个剧种,被称为戏曲大省的山西,根据2016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普查数据,目前山西仅现存剧种38个。
山西戏曲40年的发展历程,由几代人谱写,我们无需感伤曾经的坎坷,也无需骄傲现在的成绩,要始终保持理性的头脑,认识到山西戏曲人才依然缺乏、演出市场仍需培育、创作仍显功利倾向等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凌寒入骨岿不动”“春色依旧满人间”的景象,我们期待着,努力着!(张艳琴)
(摘自 《山西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