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讲话精神 创作接地气 努力创作精品 彰显精气神
----关于当前文艺研究和文艺创作对话
采访者 中国戏剧网站 迎秋
被采访者 左瑞杰 庆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 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市农耕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甘肃省陇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记者:左所长,据我们了解,这几年你一直致力于我市的文化艺术研究和戏剧创作,你能谈谈你近年创作成果和你的创作体会?
左瑞杰:非常感谢《中国戏剧网》对我的支持和关注,借此机会,我想谈谈我近几年的创作感受,也想借助贵报媒体,对我市戏剧创作工作者说几句话。我是从2001年就开始创作戏剧的。至今一共创作了大型现代眉户剧《热土》(原稿《黄土缘》)、《疫情姻缘》、《防线》、《找村部》《二虎赔锅记》《新村梦想》及历史秦腔剧《闯王泪》、《秦王剑》和反映网吧毒害未成年人问题的话剧《一网深情》等大中小剧本14个,其中2001年创作的小戏《找村部》被宁县秦剧团排演,巡回演出40多场。《热土》是我的第一部表现重大大题材的处女作,是我在原来表现当前“三农”问题的大戏《黄塬镇》的基础上二度创作改编揉合后,表现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和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现代农村眉户剧。
此外,这几年我还一直致力于庆阳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延安精神文化研究,撰写了《关于科学发展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途径》、《建设文化庆阳,实现产业富民》、《关于发展我市农耕文化产业的建议》、《范仲淹忠孝仁义忧乐思想窥探》、《我市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构想》、《关于加强我市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等文化研究论文在《中华魂》《陇东报》《甘肃文史》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先后被“每日甘肃”、“人民网”、“艺术中国”、“中国戏剧网”进行了转载。近年来,还参加全国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延安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农耕文化研究与产业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等会议8次。先后为我省著名的陇剧音乐作曲家姚福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窦凤琴,我市著名的古籍版本传承保护收藏家顾登崔先生,我市著名的花鸟画家、甘肃省美协会员张学文先生分别撰写了音评、剧评、述评及报道,在“每日甘肃”、“中国庆阳门户” 等网站及《甘肃日报》、《陇东报》、《中国戏曲》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或转载。创作了《高考,圆了我的大学梦》、《人生如车》、《我写春联的日子》、《父辈的忧伤》、《老爸》、《麦客纪事》等40多篇散文,还创作了《庆阳,我的美丽家园》、《生活是太阳》、《生命的光华——献给5.12抗震救灾的英雄们》、《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放声歌唱》等二十多首朗诵诗,《念奴娇——随笔狂草吟》《沁园春——双联颂》《水调歌头——欢庆党的十八大》等古体诗词700多首。
对于创作,我的体会是三句话。一是要热爱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各种各样的素材故事,只要你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你都会提炼出能够变现你的创作思想和主题的文艺作品。二是要有创作热情。素材再好,你不思考,不提炼,不分析,不构思,没有创作热情,那就形不成作品,也出不了好作品。我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有时写完一篇稿子都到凌晨2点,我深知我的作品还很肤浅,但是,我会靠我的勤奋努力总有一天会创作出好作品的。三是要有思想。创作是手法,思想是灵魂。不管你创作啥题材,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或小说、电影等等,你都必须弘扬主旋律,表现时代精神,彰显真善美,释放正能量。这是一个作家最起码应该坚守的创作底线。特别是戏剧,那是高台教化艺术,是文明传承载体,必须注意抓主题,抓思想,抓灵魂,抓彰显当代核心价值观要表现该表现的东西。
记者:左所长,以你的感受和体会,那么,艺术创作如何才能更接“地气”?
左瑞杰:我刚才说了,首先是要热爱生活,这还不够,还得要深入生活。到基层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比如我创作《热土》,就是我在宁县工作时,当记者,在采访时,一位农民说,现在地没法种了,种地赔钱,出力不讨好。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下去和农民谈心,暗中采访,听他的心里话,最后才了解到,现在在农村,青年人都外出打工,屋里丢下老汉娃娃,种地成本大,种麦子产业结构单一,遇上欠收,成本都不够,乡上干部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业,流转土地,办产业合作社。农民说,不种粮食,光吃苹果呀,乡上干部说,你日子过不前去,我帮扶你,叫你流转土地,你还犟牛抵墙根,你说咋办?农民说,农民就是土地,土地就是农民,土地就是农民的命,当农民不种地,是个干啥吃的?我再啥不爱,我就爱着一把黄土地,……,这些生活素材,如果不是深入生活下基层采访,再积累加工创意构思,就产生不了我的这部戏《热土》。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要替农民说话,替人民群众说话传声。戏剧语言,讲究个性化,生活化,因此,创作时就要用丰富的农民群众的鲜活的语言特点去表现戏剧人物的个性。使戏剧舞台生活起来,更加贴近实际。第三,要艺术加工,讲究表现手法。就是说,创作来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不能实打实生硬的原搬照抄。要巧妙地艺术的创造性的表现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真善美。
记者:在这次全市新创剧目调演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左瑞杰:感受颇深,就是我第一次用我的处女作参与调演,给了我向别的同行老师前辈学习借鉴和我的最新成果的展示机会。我深深体会到,一部大戏的完成,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好剧本还要好导演,好作曲,好舞美,更需要好演员。这次调演增加了我继续深入生活,给基层农民群众写戏的信心。
记者:我市当前戏剧创作现状如何?
左瑞杰:坦率的说,我们庆阳的戏剧创作成果丰硕,全省瞩目。好多作品在全省属于领先地位,好多作家在全省赫赫有名。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戏剧、电影、电视剧、微电影创作出现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特别是我市经过全市连续30多年的剧目研讨会召开鼓动和连续五年一次的七届的新创剧目调演的推动,助推了我市的影视戏剧事业快速发展,出现了《情系南梁》、《医祖岐伯》、《周祖公刘》、《绿叶红花》、《女儿如花》、《古月承花》反映我市红色、农耕、岐黄、民俗等文化资源特色的优秀舞台艺术佳作和李应魁、刘贵荣、刘镜、边琳、杨建国、吴金辉、何伟等一大批影视创作作家,先后获得了多项省市新创剧目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人口文化奖”、白玉兰表演奖等奖项。庆阳的戏剧文艺创作事业迎来了在全国舞台频频亮相飞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但是,纵观市场形势,我市影视戏剧艺术创作还存在剧目创作人才断档,老中青人才层次不齐,后续年轻作家短缺,导演、作曲人才断档表演、演奏人才青黄不接,专业人才素质、能力低下,影视戏剧产业投资偏小发展缓慢等问题。需要亟需解决。
记者:恩,那么,你认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左瑞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坚决按照最近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对我市而言,一是抓人才。想方设法调动全市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多方位的聚集创作人才,鼓起精气神,努力接地气,下基层,多采风,深入生活,挖掘素材,创作作品。二是带队伍。努力抓好我市文化艺术研究人才和艺术创作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资助,促进艺术创作。三是出精品。对于我市创作的有基础的能够反映我市社会文化经济等事业建设新面貌、新精神、新气象和题材多样,主题较好,时代感强,鲜活生动的好作品,应该集聚专家积极研讨,努力打磨,加工推介,催生精品出炉。四是做产业。努力借助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强有力的东风和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积极做大影视戏剧动漫产业,促使有市场有社会效益的戏剧舞台作品,走出庆阳,唱红甘肃,推向全国。(左瑞杰 联系电话 18393696908)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